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白血球過低礙癌症治療

 正常人體的血液內的白血球細胞,主要用作抵抗疾病及外來物。患癌、手術、電療及化療均會削弱患者的抵抗力,而化療藥亦會影響正常細胞。不同的化療藥物組合,對骨髓細胞的影響各異,產生白血球急降等副作用,令癌症患者增加身體受感染,甚至需要暫緩治療,影響病情。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化療期間發燒或受感染的風險高達20%以上,故癌症患者可在化療後數天開始接受白血球生長激素「升白針」,剌激骨髓製造白血球,維持白血球的數量,減低感染風險。

英國及澳洲註冊營養師潘仕寶指,癌症可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異常及營養攝取不足,有八成晚期癌症患者會有營養不良問題。若體重下降10%或以上,體重指標(BMI)低於18.5,便應約見註冊營養師。

潘仕寶建議確診癌症患者應盡早開始攝取充足營養,增加身體儲備,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的家常菜,如蛋花肉碎粥、雞蛋牛油果三文治、番茄薯仔三文魚湯等。亦可進食含有免疫營養的精氨酸及奧美加三脂肪酸,增強抵抗力。














參考資料: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免疫治療】二至四成有療效 副作用致死1% 免疫治療不是治癌神藥

 

對付癌症,化療是毒死癌細胞,標靶治療是點擊癌細胞「死穴」;近年最火熱的免疫治療,不是直接打擊癌細胞,而是激發自身免疫系統消滅腫瘤,賣點是療效高、副作用少,但藥費高昂。

到底免疫治療能否徹底清除癌細胞?是否癌症病人的靈丹妙藥?有臨牀腫瘤科醫生指出,免疫治療具風險,有1%病人因副作用而死亡,病人切忌過度迷信。


免疫治療是近幾年新興的治癌方法,透過激發自身免疫力消滅腫瘤。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解釋,「正常細胞透過PD-1蛋白與身體免疫系統溝通,『是自己人,不要攻擊我』。」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細胞能辨識敵人並作出攻擊,而淋巴細胞表面有PD-1蛋白,可保護正常細胞免受攻擊。但癌細胞利用此機制來瞞騙免疫系統,扮作「自己人」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藥物就是希望糾正這個弊端」。


治黑色素瘤 較化療效果理想


免疫治療針對PD-1、PD-L1、CTLA-4等不同的免疫檢查點,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蔡清淟解釋,透過藥物抑制癌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與PD-1受體結合,淋巴細胞便可以辨認癌細胞,繼而將它消滅;而CTLA-4抑制劑可以令癌細胞周邊有更多淋巴細胞,「就算身體認出哪些是癌細胞,不夠兵也打不了。說得俗一點,CTLA-4抑制劑是call人來」。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表示,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黑色素瘤的第一線治療。對付黑色素瘤,以往化療效果不理想,「免疫治療是一個突破,五分之一黑色素瘤病人的病情受到控制,存活期達10年」。


混合標靶藥 晚期腎癌療效佳


另外,免疫治療還可以與化療或標靶治療一起使用。以腎癌為例,蔡清淟表示,組合式治療方案效果較理想,同時使用標靶藥及免疫治療,互相有加強作用。腎癌之中,以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最為常見。

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今年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同時採用標靶藥(阿西替尼/Axitinib)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匹博利組單抗/Pembrolizumab),對治療晚期腎細胞癌效果非常理想。861名病人分成兩組作對照實驗,對照組採用舊有標靶藥,實驗組接受阿西替尼及匹博利組單抗。結果發現,實驗組病人的12個月整體存活率為89.9%,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15.1個月;至於採用傳統治療,12個月整體存活率為78.3%,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則為11.1個月。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4月批准了匹博利組單抗和阿西替尼,作為晚期腎細胞癌一線治療。


免疫治療目前還可用於治療肝癌、肺癌、膀胱癌;陳亮祖說,概括比較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時間,對免疫治療奏效的病人,平均接受治療1年後才出現抗藥性,標靶治療平均9個月,化療平均5至6個月便出現抗藥反應。





參考資料:https://cancerdoctor.hk/hormonal-therap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掃除癌症誤解 (下)






年長患者看得開

生命將燃盡,還有多久壽命?是病人最常問陳醫生的問題。「病人問我,我一定會講,這是病人的權利,你不知病人有何打算,如財產的分配,一些事情交帶,最弊是 大家隱瞞住他,病人有些事情好想去做,突然間不在是一個遺憾。」

有些家屬怕年長患者接受不到,陳醫生表示指愈是年長,見慣風浪,仔大女大,反為更加接受死亡這件事。 [最緊要仔女出晒身,毋須他照顧,反為好安心。既成事 實,(餘下日子)不辛苦就得。」

見盡死亡,問他是否仍有深刻感受?「我最大感受是病人醫得好,大家都開心,病人會感激醫護人員;部分病人明明是醫不好,只要陪他行到最後的時間,可以安詳、唔痛地離開。很多人錯覺長腫瘤到臨死一刻都好痛好辛苦,骨痛到典床典蓆、透不到氣。其實現今的止痛藥好好,有需要使用一些嗎啡,唔痛苦安詳離去。」病人離世,家人難免傷心,但曾有致電或寄卡給他,感謝他這期間對病人無微照顧,「這滿足感更大。」

陳亮祖醫生撰寫《癌症謬誤 100 解》是因為在診症中,不同病人都有類同疑問,諸如可不可以食雞?要不要戒口?多食甜會令腫瘤增大加快?可否用自然療法?可不可服用中藥?不做化療得嗎?... 「大部分的問題極相似。 其實答案簡單,自然療法醫不好腫瘤, 純中醫醫不好腫瘤,至少在第一及第二期未能斷尾,自然療法更加斷不到尾。 我會很替病人不值,他們寧接受另類治療,結果病人由第一、二期惡化為第四期,失去了黃金治療時間、根治的機會,也掉了性命,這是用生命來交換, 很可惜。」他覺得有需要給公眾知道正確的觀念,很多事情是以訛傳訛,無科 學根據,例如吃某些食物能防癌、磁石治療毋須看西醫,應以科學根據去解釋癌症種種。

他指癌症3大常見謬誤:1,發現腫瘤後不能食雞是首選,最多人問。2可否用中藥或自然療法治療癌症: 3 化療是否很辛苦。

無單一食物可防癌

坊間不時指某些食物可防癌,陳醫生直言無一種食物可防止腫瘤發生的機會。「大腸癌、子宮體癌都有研究證實食少脂肪、不肥膩食物、多蔬果可減低這些腫瘤的機會,不是預防而是減低,也不是減到零。日日食好多都未必能阻止腫瘤的發生。」腫瘤的形成原因眾多,絕大部分因素,醫學界仍未解釋得到,理論上是一個隨機的現象。

「食好嘢的人會生腫瘤、長期食齋的也有機會生腫瘤,做人要開心反而最緊要,與同事偶然食好啲一餐,或者曳啲食肥膩一點,講真一年俾你食得幾多次?話就話 BBQ會致癌,但我其實一年只是一、兩次而已,開心反而最緊要。 有些人凡事謹小慎微,睇報纸呢樣致癌哪樣致癌,樣樣不敢食,心裏常想著負面事情,我覺得對人的影響,分分鐘大過食物本身。」

頭痛的成因

上期分享一個因感冒而頭痛的案例,其實頭痛的情況比比皆是,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頭痛經歷。話雖如此,但有些人頭痛的時間短暫,只需休息一會便可紓緩;有些人的情況則反覆間斷發作而不癒,所以頭痛的成因可以是各有不同。

從西醫角度,可分為原發性頭痛及繼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良性的經常性頭痛,不是因潛在的疾病或是其他結構性問題而造成,故沒有危險性,例如偏頭痛。繼發性頭痛是因為其他頭部或頸部的疾病而造成的,其中有些是無害的,例如頸源性頭痛、因服用過量止痛藥產生的反彈式頭痛;有些則伴隨嚴重傷害,甚至有生命危險,如青光眼、腦膜炎、顱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瘤、腦動靜脈血管畸形,甚至腦腫瘤等。

頭痛因應不同的成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對付。一般來說,輕微至疲勞、頸椎病、普通感冒、鼻敏感、牙痛、扁平足都可能引起頭痛,嚴重的有可能是偏頭痛、腦腫瘤、中風、腦膜炎、頭部創傷所引起的。

另外生活環境及情緒亦可以是引發頭痛的其中一個因素。當一個人產生緊張、焦慮時,都會引起頭痛。亦有不習慣在空調環境生活,或從潮濕地區搬往乾燥地區生活的人,每當環境變得乾燥時,會感到頭部有一種被扯著的痛感。

有些人習慣每當頭痛便會即時服食止痛藥,其實患者應要知道頭痛只是一種症狀,而在很多患病的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頭痛這個病徵。頭痛有可能是情緒緊張或過度疲勞的反映,亦可以是身體內部患有嚴重疾病的訊號,所以一點也不容忽視,應是找出身體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掃除癌症誤解 (上)

 提起癌症,聞之色變,正因為是重症,道聽塗說的謬誤多不勝數:

有關療法的、有關手術的、有關起居飲食致癌的等等。臨床腫瘤科醫生陳亮祖,與癌症打交道凡二十載,由他道出癌的真相,絕對有說服力。

陳亮祖醫生著的新書《癌症謬誤100解》,內容「貼地」、筆觸顯淺易明,解答了不少對癌症的一些誤解。

掃除謬誤十分重要,他述說行醫中這一個難忘個案: 「這個家好晤抵。病人是約60歲的乳癌患者,賀爾蒙 受體ER、PR呈陽性,已摸到有腫瘤,看我時已屬晚期,並 擴散至肺部,己出現氣喘,好難才游說到她在腫瘤裏抽組織 化驗。」陳醫生勸她打化療針,因大部分病人打化療針後2 至3星期後氣喘會改善,並處方口服抗女性賀爾蒙藥。

 「惟她極信中醫,中醫指會幫她醫好,用中草藥敷在主瘤上。囑她一個月後來看我,沒有來,直至3個月後她嚴重氣喘求醫,入院後見她的主瘤已流晒血。血液報告尚可, 這一刻都可以做化療,以及服用賀爾蒙藥素禁一禁住。」但對方依然堅持不肯,只好給她氣管擴張藥物,減輕她吸氧氣的辛苦。兩星期後氣喘加劇,連平躺都不能,陳醫生建議可使用少許嗎啡舒緩,她仍堅拒服用任何西藥。

 「我對她說,這些藥對你有何壞處?你現在連命都可以賠上,情況已一路差,這些藥不會攞你命,仲可以幫你, 連命都可以唔要,你還有甚麼可以輸呢?」病人捱多兩個星期,最後在床上喘氣至死亡。

「我好想幫她,但她一直拒絕,我做不到任何事,見她死得好慘好心翳。就算她不打化療藥,以我經驗, 食賀爾蒙藥可起碼延長6個月壽命。」

部分早期癌症可治癒


腫瘤科與悲字掛鈎, 陳醫生說並不盡言:「婦產科生小朋友常然開心, 但若婦產科出事「悲」的程度,可以更加嚴重, 例如小朋友和媽媽一齊出事。各科都有喜有樂。無錯,有部分腫瘤是醫不好,但腫瘤早期發現,相對能較大機會可斷尾,如鼻咽癌、乳癌和腸癌能早期發覺,醫得返也是好開心的。」

若部分病人發覺是末期,根治或斷尾的機會甚微,陳醫生説做法有二:ー、幫助病人延長存活時間:二、同時保持病人的生活質素。「陪住病人對抗癌症的時間裏,走到最後一步,能舒服、安詳、有尊嚴的離開,也是很幫到病人的, 家人也明白到病人現實裏醫不好。生老病死是自然的過程, 人到最後的時間,唔好痛唔好辛苦已經覺得好滿足。加上家人可以陪伴行完這段路,已經安樂。」

向病人直陳事實

人們聞癌色變,如何向病人道出患癌的事實?他主張對病人及家屬直言。「有不少家人都希望我向病人隱臟病情,或不要直接說,年長患者更不要如實告知,怕打擊患者醫病的診法。這不過是錯覺,根本是呃唔到,要做電療、化療,電療過程中會甩頭髮,病人不是蠢的,會見到其他病友,去到醫院見到腫瘤科,無可能呃到。」他說欺騙病人只會造成病人對醫生、病人對家人互相不信任的局面,反而不及如實相告。

「講時會正面點,癌症對很多人來說是禁忌, 像判了死刑,但部分癌症早期有斷到尾的機會,好返重新做人,香港人平均壽命·女的88;男的82、83"好得返理論上亦可去到這年紀。」

若不幸地屬於晚期腫瘤,痊癒的機會無異「差得遠」,但毋須灰心。「我初入行(1999年),當時確無較好的藥物治療,只有傳統的化療藥,見到第4期患者, 普遍8成病人一年内會過世。現在進步多了,如常見的第4期肺癌,有標靶藥能延長壽命2至3年,副作用少,化療無以前咁毒,輔助藥物如止嘔藥已進步很多。」 化療没前般辛苦,甚至老人家都可以接受化療,治癌的躍進,和以前是差天共地。

.......續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