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近三成癌症病人賣樓買藥

團體促大腸癌標靶藥納入資助冊 免再現「無錢無藥醫」慘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楚雙)近年不少癌症均以標靶藥作為一線治療方法,不過標靶藥費用高昂及未列入政府的藥物資助名單,未必每個病人都得到治療機會。有病人組織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癌症病人及家屬需變賣物業套現支付藥費。有九成半醫生指出,曾有病人因藥物價錢問題,得不到最合適藥物,甚至停止治療。團體促請政府盡快更新藥物名冊,特別應該將近年最常見的大腸癌標靶藥納入安全網,杜絕「無錢無藥醫」的情況,讓病人得到適切治療。

四成公院醫生開靶藥挨罵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月前訪問了43名來自公立及私家醫院的專科醫生,有四成公院醫生表示曾經向癌症病人建議使用標靶藥,當告知需負擔昂貴藥費後,卻遭病人指罵;八成半公院醫生指,告知病人要有負擔能力才可選擇價格昂貴而有效的治療,令人感到難以啟齒;近九成醫生認為,政府有需要擴大資助藥物的選擇範圍。

該會還訪問120名癌症病人及家屬,約七成受訪者擔心藥費問題,近三成人稱需要將居住物業變賣套現以籌募醫藥費;有三成曾進行標靶藥治療的病人想過停止標靶治療,以免成為家人負累。

腫瘤科醫生陳亮祖指,單是大腸癌患者數目便在10年間上升36%,每名公院腫瘤科醫生每日要應付數十名病人,年均新增的患癌人士及舊症人數增加,令公院醫生工作量激增。不少病人因專科輪候時間長、有效標靶藥治療需自費,而向醫生發洩怨氣,「醫生要好專注,畀病人鬧完梗係唔開心,又擔心畀人投訴,變相會影響埋日常工作。」

病人去年初至今花90多萬購藥


有患大腸癌病人說,去年初接受標靶治療至今,已花費90多萬元,靠積蓄及變賣投資產品應付藥費開支,擔心要繼續變賣家當,以應付藥費及生活費。

負責調查的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認為,政府應加快更新藥物名冊,擴闊安全網範圍,包括涵蓋大腸癌標靶藥物,杜絕「無錢無藥醫」,讓病人得到更適切治療。

醫管局回應指,醫管局會為有臨床需要但有經濟困難的病人提供安全網,以資助購買經醫學證實及有顯著療效的自費藥物;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亦會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以購買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但正迅速累積醫學實證及相對效益較高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

醫管局表示,近年,醫管局藥物名冊、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的涵蓋範圍一直逐步擴大。

醫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臨床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並透過既定機制,定期評估新藥物,並檢討藥物名冊和撒瑪利亞基金的涵蓋範圍。










參考資料: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1/19/YO1411190010.ht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