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掃除癌症誤解 (下)





年長患者看得開

生命將燃盡,還有多久壽命?是病人最常問陳醫生的問題。「病人問我,我一定會講,這是病人的權利,你不知病人有何打算,如財產的分配,一些事情交帶,最弊是 大家隱瞞住他,病人有些事情好想去做,突然間不在是一個遺憾。」

有些家屬怕年長患者接受不到,陳醫生表示指愈是年長,見慣風浪,仔大女大,反為更加接受死亡這件事。 [最緊要仔女出晒身,毋須他照顧,反為好安心。既成事 實,(餘下日子)不辛苦就得。」

見盡死亡,問他是否仍有深刻感受?「我最大感受是病人醫得好,大家都開心,病人會感激醫護人員;部分病人明明是醫不好,只要陪他行到最後的時間,可以安詳、唔痛地離開。很多人錯覺長腫瘤到臨死一刻都好痛好辛苦,骨痛到典床典蓆、透不到氣。其實現今的止痛藥好好,有需要使用一些嗎啡,唔痛苦安詳離去。」病人離世,家人難免傷心,但曾有致電或寄卡給他,感謝他這期間對病人無微照顧,「這滿足感更大。」

陳亮祖醫生撰寫《癌症謬誤 100 解》是因為在診症中,不同病人都有類同疑問,諸如可不可以食雞?要不要戒口?多食甜會令腫瘤增大加快?可否用自然療法?可不可服用中藥?不做化療得嗎?... 「大部分的問題極相似。 其實答案簡單,自然療法醫不好腫瘤, 純中醫醫不好腫瘤,至少在第一及第二期未能斷尾,自然療法更加斷不到尾。 我會很替病人不值,他們寧接受另類治療,結果病人由第一、二期惡化為第四期,失去了黃金治療時間、根治的機會,也掉了性命,這是用生命來交換, 很可惜。」他覺得有需要給公眾知道正確的觀念,很多事情是以訛傳訛,無科 學根據,例如吃某些食物能防癌、磁石治療毋須看西醫,應以科學根據去解釋癌症種種。

他指癌症3大常見謬誤:1,發現腫瘤後不能食雞是首選,最多人問。2可否用中藥或自然療法治療癌症: 3 化療是否很辛苦。

無單一食物可防癌

坊間不時指某些食物可防癌,陳醫生直言無一種食物可防止腫瘤發生的機會。「大腸癌、子宮體癌都有研究證實食少脂肪、不肥膩食物、多蔬果可減低這些腫瘤的機會,不是預防而是減低,也不是減到零。日日食好多都未必能阻止腫瘤的發生。」腫瘤的形成原因眾多,絕大部分因素,醫學界仍未解釋得到,理論上是一個隨機的現象。

「食好嘢的人會生腫瘤、長期食齋的也有機會生腫瘤,做人要開心反而最緊要,與同事偶然食好啲一餐,或者曳啲食肥膩一點,講真一年俾你食得幾多次?話就話 BBQ會致癌,但我其實一年只是一、兩次而已,開心反而最緊要。 有些人凡事謹小慎微,睇報纸呢樣致癌哪樣致癌,樣樣不敢食,心裏常想著負面事情,我覺得對人的影響,分分鐘大過食物本身。」

頭痛的成因

上期分享一個因感冒而頭痛的案例,其實頭痛的情況比比皆是,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頭痛經歷。話雖如此,但有些人頭痛的時間短暫,只需休息一會便可紓緩;有些人的情況則反覆間斷發作而不癒,所以頭痛的成因可以是各有不同。

從西醫角度,可分為原發性頭痛及繼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良性的經常性頭痛,不是因潛在的疾病或是其他結構性問題而造成,故沒有危險性,例如偏頭痛。繼發性頭痛是因為其他頭部或頸部的疾病而造成的,其中有些是無害的,例如頸源性頭痛、因服用過量止痛藥產生的反彈式頭痛;有些則伴隨嚴重傷害,甚至有生命危險,如青光眼、腦膜炎、顱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瘤、腦動靜脈血管畸形,甚至腦腫瘤等。

頭痛因應不同的成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對付。一般來說,輕微至疲勞、頸椎病、普通感冒、鼻敏感、牙痛、扁平足都可能引起頭痛,嚴重的有可能是偏頭痛、腦腫瘤、中風、腦膜炎、頭部創傷所引起的。

另外生活環境及情緒亦可以是引發頭痛的其中一個因素。當一個人產生緊張、焦慮時,都會引起頭痛。亦有不習慣在空調環境生活,或從潮濕地區搬往乾燥地區生活的人,每當環境變得乾燥時,會感到頭部有一種被扯著的痛感。

有些人習慣每當頭痛便會即時服食止痛藥,其實患者應要知道頭痛只是一種症狀,而在很多患病的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頭痛這個病徵。頭痛有可能是情緒緊張或過度疲勞的反映,亦可以是身體內部患有嚴重疾病的訊號,所以一點也不容忽視,應是找出身體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