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嶄新藥物加手術 全方位打擊大腸癌 (上)

早前學術期刊雜誌《科學》(Science)刊登了一項研究,引起醫學界激烈爭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癌症專家指出,六成以上的癌症成因是基因複製時出現「不可避免」的錯誤而引起,至於因環境及遺傳因素導致的癌症只佔29%及5%。一時之間,各大報章紛紛以「癌症是運氣不好所致」來作標題。不過,很多學者並不認同上述研究結果,研究團隊亦承認,外在環境與生活習慣亦可誘發基因突變。即如香港最普遍的癌症大腸癌,儘管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近年確診數字持續上升,幾可肯定與外在因素有關。提高市民對大腸癌的警覺性固然重要,同時亦要有先進的藥物及手術輔助,才可讓患者的生
活回到正常軌道。

根據醫管局2014年的數字,該年大腸癌新症個案共4979宗,已超越肺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殺手;相比10年前即2004年,本地大腸癌個案為3500宗,10年後已上升1000宗,可謂驚人。在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畫中,68至70歲接受檢查的長者中,每100人發現有6人有大腸癌,比政府原先估計每100人有3人為高。

死亡率非最高

外科黃博熙醫生表示,個案上升或許與日常生活習慣改變有關。「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日漸西化,例如多吃脂肪類及醃製食物,少攝取植物纖維,加上吸煙惡習,都令大腸癌確診數字日益攀升。儘管大腸癌最為常見,但死亡率並非最高,即醫生仍能拯救很多生命。」目前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進行治癒性手術,進行微創手術亦令患者較滿意手術效果及復元進度。

部分大腸癌有遺傳因素,黃博熙醫生指,若有近親患大腸癌,家屬罹病風險可比一般人高出超過三倍。「政府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接受大腸鏡篩查,如有家族遺傳風險者,應該早至40歲起便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如能找到瘜肉,可在其演變成腸癌之前割除,預防大腸癌發生。

症狀重疊延求醫
近年來,政府及香港癌症基金會等組織,均大力在社區推廣大腸癌教育,冀增加市民的認知,然而由於其症狀不一,患者求診時,可能已過了早期階段。黃博熙醫生曾遇上一位60歲的男士,他因為肚痛而前往急症室,經檢驗下發現有直腸癌,已經出現腸塞。「患者有痔瘡及肛門流血等症狀,而且長期便秘,使用痔瘡藥及甘油條不果。然而其他為他診治的醫療人員,查問過是否排出鮮血後,便理所當然以為是一般痔瘡問題。」猶幸黃博熙醫生為患者進行肛門檢查,摸出腫瘤,繼而進行術前及手術治療,再加上輔助化療,將病患根治。如果患者一早接受正確的檢查,便可盡早治療。「他有這些症狀多年,本身飲食亦多肉少菜,難免易被誤認僅為生痔瘡和便秘。其實大腸癌症狀可與其他病症近似,醫生要審慎評估,盡速治理。」
.......續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