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陪伴癌症病人走過康復路 腫瘤科醫生:知悉病情是病人的權利

陳亮祖醫生著的新書《癌症謬誤100解》,內容貼地、筆觸顯淺易明,解答了不少對癌症的一些誤解。掃除謬誤十分重要,他述說行醫中這一個難忘癌症個案:

「這個案『好唔抵』。病人是約60歲的乳癌患者,賀爾蒙受體ER、PR呈陽性,已摸到有腫瘤,看我時已屬晚期,並擴散至肺部,已出現氣喘。好難才游說到她在腫瘤裏抽組織化驗。」陳醫生勸她打化療針,因大部分病人打化療針後2至3星期後氣喘會改善,並處方口服抗女性賀爾蒙藥。

   
 惟她極信中醫,中醫指會幫她醫好,用中草藥敷在主瘤上。囑她一個月後來看我,沒有來,直至3個月後她嚴重氣喘求醫,入院後見她的主瘤已流晒血。血液報告尚可,這一刻都可以做化療,以及服用賀爾蒙藥「㩒一㩒住」。

但對方依然堅持不肯,只好給她氣管擴張藥物、減輕她吸氧氣的辛苦。兩星期後氣喘加劇,連平躺都不能,陳醫生建議可使用少許嗎啡紓緩,她仍堅拒服用任何西藥。

「我對她說,這些藥對你有何壞處?你現在連命都可以賠上,情況已一路差,這些藥不會攞你命,仲可以幫你,連命都可以唔要,你還有甚麼可以輸呢?」病人捱多兩個星期,最後在床上喘氣至死亡。


我好想幫她,但她一直拒絕,我做不到任何事,見她死得好慘好心翳。就算她不打化療藥,以我經驗,食賀爾蒙藥可起碼延長6個月。

向病人直陳事實

人們聞癌色變,如何向病人道出患癌的現實?他主張直接與病人及家屬直言。

   
有不少家人都希望我向病人隱瞞病情,或不要直接說,年長患者更不要如實告知,怕打擊患者醫病的諗法。

   
這不過是錯覺,根本是呃唔到,要做電療、化療,電療過程中會甩頭髮,病人不是儍的,會見到其他病友,去到醫院見到腫瘤科,無可能呃到。

他說欺騙病人只會造成病人對醫生、病人對家人互相不信任的局面,反而不及如實相告。「講時會正面點,癌症對很多人來說是禁忌,像判了死刑,但部分癌症早期有斷到尾的機會,好返重新做人,香港人平均壽命,女的88;男的82、83,好得返理論上亦可去到這年紀。」

若不幸地屬於晚期腫瘤,痊癒的機會無異「差得遠」,但毋須灰心。

「我初入行(1999年),當時確無較好的藥物治療,只有傳統的化療藥,見到第4期患者,普遍8成病人一年內會過世,現在進步多了,如常見的第4期肺癌,有標靶藥能延長壽命2至3年,副作用少,化療無以前咁毒,輔助藥物如止嘔藥已進步很多。」

化療沒以前般辛苦,甚至老人家都可以接受化療,治癌的躍進,和以前是差天共地。

 
年長患者看得開


生命將燃盡,還有多久壽命?是病人最常問陳醫生的問題。

   
病人問我,我一定會講,這是病人的權利,你不知病人有何打算,如財產的分配,一些事情交帶,最弊是大家隱瞞住他,病人有些事情好想去做,突然間唔係度是一個遺憾。

有些家屬怕年長患者接受不到,陳醫生表示反而愈是年長,見慣風浪,仔大女大,反為更加接受死亡這件事。

陳醫生認為,最緊要患者仔女出晒身,毋須他照顧,反為好安心。既成事實(患癌),(餘下日子)不辛苦就得。


見盡死亡,問陳醫生是否仍有深刻感受?

   
我最大感受是病人醫得好,大家都開心,病人會感激醫護人員;部分病人明明是醫不好,只要陪到他行最後的時間,可以安詳、唔痛地離開。

   
很多人錯覺是,長腫瘤到臨死一刻都好痛好辛苦,骨痛到典床典蓆、透不到氣。

   
其實現今的止痛藥好好,有需要使用一些嗎啡,唔痛苦安詳離去。

病人離世,家人難免傷心,但會致電或寄卡給他,感謝他這期間對病人無微照顧。「這滿足感比起醫好病人更大。」






參考資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91982/%E9%99%AA%E4%BC%B4%E7%99%8C%E7%97%87%E7%97%85%E4%BA%BA%E8%B5%B0%E9%81%8E%E5%BA%B7%E5%BE%A9%E8%B7%AF%E3%80%80%E8%85%AB%E7%98%A4%E7%A7%91%E9%86%AB%E7%94%9F%EF%BC%9A%E7%9F%A5%E6%82%89%E7%97%85%E6%83%85%E6%98%AF%E7%97%85%E4%BA%BA%E7%9A%84%E6%AC%8A%E5%88%A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肌肉癌會隨血擴至肺和腦



俗稱肌肉癌的軟組織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屬本港較少見的惡性腫瘤,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每年平均有191宗新個案,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兩人患此病。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肉瘤常見手腳原發,呈微熱但不感痛楚,多隨血管擴散至肺部及肺膜,他指如邱旻誼般擴散至腦部已屬末期,根治機會接近零,若有效控制病情,存活時間預計約半年至一年半。

陳亮祖表示,傳統電療及化療對軟組織肉瘤的治療效果均不理想,最有效是以手術切除惡性腫瘤,涉及範圍為肉瘤周邊最少3厘米的組織,以防擴散復發,但若肉瘤太大及接近血管或神經,或需於手術前進行前置電療或化療,縮小肉瘤,個別肉瘤倘接近關節部位,甚至需要折肢。而有別於一般癌症大多隨淋巴擴散,軟組織肉瘤多數隨血管擴散,常見擴散部位為肺及腦。


免疫治療屬研發階段

早發性的軟組織肉瘤可能與基因缺憾有關,陳亮祖指一旦復發或擴散,死亡率高,若擴散至腦部則屬末期,情況絕不樂觀。至於邱旻誼接受的免疫治療,陳指屬進取治療方式,透過治療鞏固病人免疫系統,引導白血球攻擊癌細胞,由於仍屬研發階段,對軟組織肉瘤的治療效果,現時仍未有確切及足夠的數據支持。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1006/2017399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積極才是最好的藥


很多癌症病友證實患病都會問 「點解」。癌症的成因至今仍未有一個確實的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直有很多學者和醫生都為病人不斷研究,尋求醫治癌症的方法。

臨床腫瘤科,是以非手術方式治療癌症,治療方法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放射治療是以高能量X-光射線破壞癌細胞,而何鴻超教授可謂 這個專業首屈一指的專家。早年,他熱心鑽研當時被視為不治之症的鼻 咽癌,是醫治鼻咽癌的祖師,「鼻咽癌之父」榮譽當之無愧。何教授貢獻良多,除了制定鼻咽癌「何氏分期法」,還致力發展香港放射診斷學 、放射治療學及腫瘤學,及後更成立香港防癌會,造福社群。

化學治療,一般簡稱化療,是利用藥物來破壞癌細胞,由於藥物會 隨血管到達身體各部位,因此它可以對抗已擴散的癌細胞。雖然化療有 副作用,但它能有效抑制腫瘤,令末期病人壽命延長。癌症是難以治愈的疾病,癌症復發在臨床上實屬普遍,而手術後輔助化療針對高危復發 患者可以減低復發率達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藥物對癌症病友固然非常重要,同時,心理關顧亦不容輕視,樂觀積極某程度真的可以延長壽命。作為臨床腫瘤科醫生,除了用藥協助病人延長總體生存時間,我亦會為他們開導心靈,紓緩抑鬱,陪伴他們走 過抗癌的路。我有一個病人,正當他退休,以為可以享福之際,他確診患上末期肺癌。當時他女兒才剛上大學,他很渴望三年後可以見證女兒畢業,因此他十分積極接受治療,很聽話地定期覆診,適量運動,堅持 進食,務求有充足營養對抗病魔。雖然病情反覆,但我仍盡力診治,而 他亦沒有放棄,日復日的努力,眨眼便三年,病人歡喜地參加女兒的畢業禮,到現時仍在覆診。

癌症雖然可怕,但不要因為患病而失去生存的信心。積極求醫,樂觀生活,相信雨過就是晴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




參考資料: 大公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水蛭吸血養命?恐怖療法現灣仔

水蛭吸血「連癌都唔會生」?揚言以「蜞乸奇功」治病的阿伯近期在灣仔街頭擺檔,以俗稱「蜞乸」的水蛭「吸血養命」,聲稱只要放水蛭在患處吸出瘀血,打通血管醫病,甚至防癌。為揭開這種恐怖療法真面目,東網記者就實地追訪這名阿伯。

「蜞乸可以通血管、排壞血,癌都唔會生。」鬢髮斑白的魯伯(化名)在灣仔鬧市街頭擺檔,其檔口寫上「蜞乸奇功、治病養命法」等字眼,又展示多幅他本人和其他人接受水蛭治療的相片,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

東網記者佯裝病人向魯伯詢問詳情,他稱水蛭是「血管清道夫」,可醫治和預防多種疾病,包括風濕關節炎,甚至是鼻咽癌、乳癌、柏金遜症、中風後遺症,「點解會生癌,啲毒血積喺入面發炎,所以要搵蜞乸吸,將壞血溶化排出嚟。」又指現年75歲的他曾中過兩次風,頭顱内大塊瘀血和疼腫難當的雙膝雙肩,全賴水蛭「吸好」。

他取出裝有水蛭的膠袋,示範可放於小腿足腱處、腳板、手背等身體部位吸血,「一個禮拜吸一次,每次7、8條。」至於水蛭來源,他聲稱由廣西山區兒童到後山抓、再運到深圳親自取貨,每條售100港元,平日可放金魚膠箱內飼養,載隔夜水和塘泥,每兩個月再吸血一次,即可循環再用。

不過,中西醫均對水蛭療法存疑。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歷史記載過水蛭可治病,有去瘀作用,惟非任何人適用,如用於孕婦及有血小板過低的病人,可能有大量出血的風險。「癌症係惡性細胞,唔係血塊,唔係吸完就好番。」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表示,用水蛭來防癌或治癌是沒有科學根據,市民應找專業人士求診,否則誤信無牌行醫者或偏方,隨時有性命危險。

衞生署表示會跟進有關個案,如發現有人無牌行醫,會轉介警方調查。該署又呼籲市民若身體不適,應徵詢合資格醫護人員的意見,切勿延誤診治。








參考資料: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0914/bkn-20170914060057348-0914_00822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