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手術+淺層電療 治療棘手瘢痕瘤 (上)

瘢痕瘤(Keloid)即平常俗稱的蟹足腫,這些像蟹爪般凸出的皮膚疤痕,除影響外觀,部分患者更會感到痕癢、繃緊及痛楚。

注射類固醇、手術切除、冷凍都是瘢痕瘤的慣常療法。美國皮膚外科學會去年一項數據指出,以手術配合淺層電療治療瘢痕瘤,治癒率高達98%。

家庭主婦Katie,一直被心口上的瘢痕瘤困擾。「我十多歲時開始,發現心口上開始有一細點如暗瘡的東西,隨時間過去,愈變愈大如手指尾般長,也會痕會痛。」這十多年來,她尋求過不同方法清除它,包括打類固醇針、冷凍治療,最後都復發,瘢痕瘤的體積也回復舊觀。

療程中她吃過不少苦頭:「打類固醇好痛,因每次是在瘢痕瘤上連續打三、四針的,痛到流眼淚,打了三、四次後痛到不想再打了。接受過一次冷凍治療,也是用針打入去,不久瘢痕瘤又回復原狀。」

因那道瘢痕瘤,她不會穿低胸裝、泳衣,有時上班時突然覺得痕癢,也甚感尷尬:「也有少少打擊自信心。」

去年8月尾她接受手術加淺層電療療法,Katie表示,比預期效果更好。「瘢痕瘤原先位置雖仍有輕微凸起,我搽少少粉底已可遮蓋九成,家人中妹妹都有此情況,在背部有一個5元硬幣大小的瘢痕瘤,她也考慮進行手術加淺層電療。」

多見皮膚張力大位置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出,瘢痕瘤頗常見,醫學上統計3%人士有此問題,會生長在不同位置包括胸部、背部、肩膊、上臂、耳朵、下巴等皮膚張力較大的位置。生長部位可不只一處,生長期可長達十幾年。

「稱它為瘤,是因為它的形態有點像腫瘤,一旦形成,會有不斷增生自我膨脹擴張的趨勢,難以控制。」醫學上它是纖維性的增生現象,都是因為皮膚受傷後誘發,一般人有傷口,身體會自動修復,但瘢痕瘤患者在修復過程中不受控制,就算皮膚癒合了仍不斷增生,分泌大量蛋白膠原,使疤痕擴大加厚,外觀造成重大影響,患者並會有痕癢、痛感。

例如耳朵的瘢痕瘤多數因穿耳後形成,若本身有疤痕體質,有機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疤痕。「直至今日,這是在醫學上仍屬難以治療及控制的疾病。在我們的經驗,遺傳的因素很重要。」

臨床腫瘤專科醫生陳亮祖

........續





參考資料: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993464/%E6%89%8B%E8%A1%93-%E6%B7%BA%E5%B1%A4%E9%9B%BB%E7%99%82%20%E6%B2%BB%E7%99%82%E6%A3%98%E6%89%8B%E7%98%A2%E7%97%95%E7%98%A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卵巢癌病徵不明顯,標靶藥物配合化療抗癌魔 (下)






標靶藥物也可治療子宮頸癌
由此可見,現時卵巢癌的治療有不少進步,陳亮祖醫生建議卵巢癌患者確診後,應與醫生積極商討,尋找適合及有效的治療方案。事實上,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除了卵巢癌,子宮頸癌也成為另一種可使用標靶藥物來提高治療效果的婦科癌症,臨床研究顯示,子宮頸癌患者接受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物配合化療的治療後,存活期中位數增加至17 個月,明顯較只使用化療為長,為患者增加存活機會。


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及病徵
高危因素

•    從未生育
•    從未哺乳
•    有家族病史
•    帶有遺傳基因,如BRCA1, BRCA2
•    肥胖

病徵
•    腹部或骨盆疼痛
•    便秘
•    腹瀉
•    小便頻密
•    陰道出血
•    腹脹
•    乏力



擴散至肝臟的卵巢癌
五十多歲的張女士(化名)因腹脹求醫,結果證實患上卵巢癌。手術雖然能夠完成切除位於盆腔的腫瘤,可是正電子掃描發現在她的肝臟有3粒腫瘤。經過與醫生商討後,張女士接受化療配合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經過約3個月四次化療後,醫生再替張女士安排正電子掃描檢查,已發現她肝臟的腫瘤已經消失,再完成剩下的兩個周期治療後,她現在接受單獨標靶藥物的治療,以鞏固療效。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Wen Wei Po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卵巢癌病徵不明顯,標靶藥物配合化療抗癌魔 (上)

據資料顯示,香港每年分別有五百多宗卵巢癌新症及二百多宗卵巢癌死亡個案。中國內地於2015年更估計有五萬二千宗新增的卵巢癌個案,而死亡個案更高達二萬二千宗,可見卵巢癌對華人女性構成不可忽視的健康威脅。近年卵巢癌的治療選擇新增了標靶藥物,以幫助提高治療效果,讓患者及醫生擁有更多武器對抗癌魔。

卵巢癌沒有特別病徵

卵巢癌是一種不容易被察覺的癌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指出:「卵巢位於盆腔深處,即使長出腫瘤也不容易產生明顯病徵;此外,卵巢雖然是女性生殖器官之一,但卵巢癌並不似其他婦科癌症般容易造成下體出血,反而,它所帶來的下腹痛與腸胃不適或經痛相似,容易被患者忽略。故此,當下腹不適持續兩星期,應找醫生進行檢查。」

儘管卵巢癌的病徵並不明顯,不過透過盆腔超聲波檢查,可清楚分辨卵巢囊腫的屬性—倘若囊腫屬清澈透明則多為良性,實心硬塊則屬惡性機會較大。

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醫生會為患者切除盆腔的腫瘤,即使未能完全移除,但如果能夠把腫瘤的直徑盡量減至5毫米以下,也對病情有莫大幫助。陳亮祖醫生指出,若醫生判斷腫瘤範圍過大,未能第一時間做理想清除手術(即殘餘腫瘤小於1厘米),可先進行化療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至於第四期,即出現肝臟、肺部等轉移,需要接受化療,以改善病情。

抑制腫瘤血管標靶藥物提高治療效果
近年,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開始被廣泛用於治療晚期卵巢癌,當它與化療一併使用時,可進一步提高病情的控制。研究發現,該標靶藥物與化療一併使用比單用化療更能延長對病情的控制,而且對於高危患者(完成手術後剩餘腫瘤大於1cm的患者)來說,加入標靶治療更可延長存活時間至39.7個月,較單獨使用化療的30.2個月長。陳亮祖醫生補充,有鑑於卵巢癌的惡性不低,所以高危患者於完成數個月的化療合併標靶藥物的治療後,仍需接受為期12個療程的單獨標靶藥物治療,才能把治療效果發揮至最好。

此外,卵巢癌的復發率不低,約有五成第三期卵巢癌患者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復發腫瘤。陳亮祖醫生表示,以手術切除腫瘤仍然是復發個案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但是大部份患者未必適合再次進行手術,她們需要以化療來控制病情,現在她們還可選擇在化療之上加入標靶治療來提升療效。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加入標靶藥物可以提高反應率一倍以上,協助患者延遲病情惡化。

.......續




















參考資料:  Wen Wei Po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三維適形放射(3D-Conformal)技術及調強適形放射治療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劑量計算可以倚賴電腦進行。另一方面,電子機械技術的進步,三維斷層電腦掃瞄 ( CT Scanning ) 流行,促成新的放射治療機器與技術的進展。

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能將較大劑量的輻射準確地射向腫瘤,同時對附近正常組織的破壞減到最少。治療前,病人需要接受電療設計專用的電腦掃描,其數據會匯入特定的劑量運算電腦,讓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以三維空間影像審視腫瘤位置,將腫瘤和附近最可能受影響的淋巴組織,及鄰近重要的器官準確定位。隨後,醫生、放射治療師或醫學物理學家利用電腦協助,用不同放射束的入射角度及劑量比例,以設計最佳的電療方案。

至於調強適形治療,是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基礎上演進而來。在每個放射束(照射野)內分為許多子野,子野的放射強度是不一樣的(故稱為調強)。過程中劑量的計算,採用逆向設計治療計畫,全部由電腦負責,使腫瘤劑量適形性更好,特別對於不規則形腫瘤或腫瘤附近有重要組織器官需要保護的病例,調強適形放射治療比三維適形放療有更好的優勢。

以上為鼻咽癌治療的劑量分佈圖為例,二維和三維適形治療的高劑量區未能很好地覆蓋目標腫瘤區堿(紅色部份),而二維治療中,腮腺受到很高的劑量,而調強適形治療既能將高劑量準確地投放在目標腫瘤區堿,也能減少腮腺的劑量。

調強適形放療主要適合於前列腺癌、鼻咽癌、頭頸癌、甲狀腺癌、腦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應用調強適形放射治療能夠進一步提高腫瘤內劑量,降低附近正常組織的劑量,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和後遺症,提升病人治療後的生活質素。如調強適性放射治療前列腺癌,可使病灶劑量由68Gy提高到81Gy,3年控制率由48%提高到94%,直腸副作用由57%降為2%;調強適形治療鼻咽癌可保護腮腺避免口乾,對於接近眼睛或視神經的鼻咽瘤,則能避免輻射線對視力的影響。





參考資料: http://cancerdoctor.hk/radiotherapy-technolog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