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防癌會去年九月成立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西醫為病人提供化療外,也可安排中醫做針灸、推拿等療程,減輕化療的副作用。中西醫生同時為癌症病人會診,在互知情況下治療,可避免影響化療療效。
該中心顧問醫生陳亮祖昨日指出,部分癌症病人抗拒西醫,又或擔心化療後出現嘔吐、脫髮、疲勞等副作用,寧願求診中醫,「佢哋以為中醫可斷尾,於是試試中藥,結果反而錯過治療最佳時間。」
但病人須及早求診及接受治療。 為病人準備藥包。(陳錦輝攝) 減輕化療副作用。
隱瞞服中藥 一期變四期
他以往在公立醫院工作十多年中,每月接獲一、兩名早期癌症病人因求診中醫而延誤病情。曾有一名四十多歲、患早期乳癌女病人,切除癌腫瘤後,原要做八次化療減復發風險。但她首次化療後,肝功能轉差,白血球數目急跌,才發現她隱瞞西醫,偷偷看中醫及服中藥,之後已不宜做化療,幸好最後沒事。
另一名患第一期乳癌女病人則「無咁好彩」,在患處敷中藥,結果患處流膿及潰爛,最後發展至第四期;有鼻咽癌病人服「神醫藥湯」,病情亦由第一期變第四期。
切腫瘤輔化療 復發減半
陳亮祖指出,病人切除腫瘤後,輔以化療可將復發機會大減五成;完全不做化療的病人,復發風險高達六至七成。他提醒市民,三分之一癌症可以西醫方式治愈,中醫是無法根治癌症,只可作輔助性質,減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病人應向中、西醫生清楚交代病情及服藥情況,以免延誤病情,癌腫瘤擴散之餘,甚至令肝腎出現衰竭等情況。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臨床腫瘤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