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治療癌症也必須「投資」有道 (上 )

近年,提起癌症治療,不少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很昂貴」。作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不諱言,近年藥物推陳出新,每月藥費動輒數千至數萬元,對低收入甚至中產患者及其家庭而言,的確會造成沉重負擔,「正因如此,部分患者可考慮選擇採用高質素的非專利抗癌藥物,以節省部分藥費,同時也能預留作其他治療用途。」

陳醫生透露,過去曾有患者在短時間內耗盡所有積蓄,甚至不惜賣樓、借貸,為的就是繼續治療,「但此種種肯定會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有些患癌的父母更對自己花掉留給子女的教育基金而萬分自責!」

積蓄孤注一擲 或致無法負擔日後治療

正因如此,陳醫生表示,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案時,除了治療成效外,更必須以「投資」的角度出發,「我所說的『投資』,是指如何利用有限的積蓄,應付漫長的治療過程。患者必須謹慎考慮是否把全副積蓄『孤注一擲』在首輪的治療上,因為一旦醫生日後判斷患者須要長期用藥,或者日後不幸復發,便可能無法承擔,等於白白放棄了日後的治療機會。」

「因此患者在與醫生商討治療方案是,應行得更長遠,不僅為眼前的病情著想也要考慮日後可能出現的治療機會,所需花費,才能精明地對抗癌症。」

非專利抗癌藥物價格相宜 減輕患者負擔

幸而,隨著一些原廠抗癌藥物的專利已過,近年醫藥界積極研究出一些高質素、有效、安全的非專利抗癌藥物,不論對患者抑或整體醫療系統,都帶來莫大裨益,「非專利抗癌藥物一般較原廠抗癌藥物便宜約三至四成,患者可以把節省起來的積蓄,用於延長治療時間,或留待日後一旦不幸復發時使用。」

以現時肺癌患者最常用的化療藥物為例,近年已有非專利抗癌藥物出現,患者每個療程可減少數千元藥費,「雖說是非專利抗癌藥物,但很多均是由外國知名大藥廠製造,質素能夠得到保證。」

陳醫生最後提醒患者及其家人,面對癌症,應保持冷靜,為日後情況作出多方考慮,才能作出最精明的抉擇。

陳醫生以現時本港常見的癌症一肺癌為例,「隨著基因醫學的出現,肺癌已可分為不同類型,醫生可按基因測試結果,為不同類型腫瘤的患者,作出針對性的治療,從而提升療效。」

舉例說,若患者被診斷腫瘤出現一種稱為ALK基因突變,便須服用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其成效相當理想,但問題在於,患者每月須支付約5至6萬的藥費,而且為控制病情,患者可能須要一直用藥,當中的負擔可想而知。」
.....續


陳亮祖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Next Megazine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