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患大腸癌不可吃雞?

問﹕70歲父親早前證實患大腸癌,經治療後大致算已康復。請問日常飲食有何注意地方?有說雞肉有打針雞,會含有過量激素,所以癌症病人不應吃雞肉。另有說癌症康復期多吃燕窩可補身。這兩個說法對嗎?

答﹕大腸癌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化療後,都會比較消瘦,因此在康復後必須為身體補充正常的營養。西醫並不主張有哪些食物需特別戒口,患者最重要的是有均衡飲食,包括肉類、澱粉質食物、纖維等,尤其是纖維,可使腸的蠕動正常,有助降低復發風險。

避免高脂飲食


另外,有些食物不一定要完全戒吃,但應注意少吃,例如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的食物。高飽和脂肪食物其實是引致腸癌病發的高危因素之一,若患者飲食偏向高脂肪,有可能增加復發的風險。其他如醃製食物應盡量少吃,而紅肉不需全戒,但應適可而止。

至 於雞,暫時還沒有證據顯示吃雞會增加腫瘤復發的風險,但可考慮烹調前先去掉雞皮,因為雞皮除了高脂肪,也有機會帶有殘餘的激素或藥物。燕窩之中可能含有一 些未明的生長激素,是否會刺激細胞生長暫時沒有證據,但腸癌康復者肯定毋須吃太多燕窩,其實只要每餐有菜、魚、肉、飯,已有齊患者需要的各種營養和微量元 素。

運動調節身體激素

患者反而應注意,在飲食均衡之餘多做運動,因為運動可使身體某些激素的分泌得到調節,例如類胰島素,這種激素有刺激細胞生長的作用,對腫瘤患者未必有利。做運動可減少類胰島素分泌,也有助大腸的蠕動,減少糞便停留在大腸內產生毒素的機會。

最後提提讀者,腸癌病人康復後應定期接受腸鏡檢查,通常兩至三年一次,以及應定期覆診,若患者出現特別的症狀,如異常疲累或大便再度有血等,就應立即諮詢醫生。

陳亮祖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癌痛何來?


一直以來,都市人聞癌色變,除了是被「癌症是不治之症」這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所影響之外,也是源於對癌症所引起的痛楚產生恐懼。


根據研究顯示,77%的晚期癌症病人患有癌痛。癌痛可以是由腫瘤本身導致的,當中以胰腺癌較常引起痛症。然而,癌痛最普遍的原因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引起骨痛。各種癌症當中,最常見發生骨轉移的是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另外,亦有部分癌症的腫瘤會導致腸塞,因而造成痛症。痛症大多於晚間發生,雖然一般不會持續疼痛,但無論如何也會影響病人作息及睡眠質素。


部份病人誤以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會引起痛症,這其實是誤解。上述治療本身並不會直接引起痛楚,然而,倘接受放射治療期間,放射線觸及口腔或咽喉,會導致黏膜損傷而引起痛楚。


引導病人量化痛楚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承受過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是主觀感覺,也是難以量化的抽象概念。醫生通常會引導病人為痛楚評分,以火燒的痛楚為十分,沒有痛楚為零分作標準,病人一般可以一至十分表達其疼痛程度。唯對於未能清楚表達其疼痛程度的少數病人,醫生仍可根據臨床診斷時病人的症狀和表情去估計病人所承受的疼痛程度。


紓緩癌痛,一般以處方止痛藥物為主,有時亦會輔以放射治療,以放射線集中照射疼痛位置,減輕痛楚。例如癌細胞轉移到骨骼所引起的骨痛,會以放射線集中照射骨骼;倘癌痛是由胰腺引起的話,放射線便會針對胰腺。


事實上,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大部份病人的癌痛是可以受到控制的。而病人的睡眠質素大部份能有所提升,生活質素亦可以得到改善。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癌痛的治療方法

疼痛是癌症病人很常見的症狀,然而如能對症下藥,疼痛是可以受控的。


醫生會因應個別病人的情況處方不同的止痛藥。一般而言,簡單的有阿士匹林(Aspirin)、Paracetamol等消炎止痛藥;如較嚴重,醫生會處方嗎啡類止痛藥。同時亦可能會處方如類固醇及抑制神經痺痛的藥物,以加強止痛效果。


雖然止痛藥會有一定副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不同體質的病人會對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病人不宜隱瞞痛症情況,應直接告訴醫生身體的痛楚情況,提供足夠的資訊予醫生權衡利弊,採用合適治療方案。


正確服用,止痛藥不會上癮



坊間對止痛藥物存在不少誤解,最常聽聞的就是擔心病人會對止痛藥產生倚賴,甚至上癮。事實上,只要用得其所,配合醫生的指導和監察,止痛藥是不會上癮的。相反,正確使用止痛藥能幫助病人戰勝疼痛,提高生活質素。倘若腫瘤病情減輕,疼痛會隨之而減少,屆時或可調低止痛藥的劑量,甚至停用。



嗎啡可紓緩嚴重痛症


也有傳聞指出,服用止痛藥會因為疼痛緩解而掩蓋了病情的進展、模糊了病況。其實,病人不必太過杞人憂天。疼痛程度只是病情進展的指標之一,但並非唯一的根據,醫生會同時依據其他症狀,了解病人的情況,以整體來判斷病情的進展。


一般病人對嗎啡存在一定的恐懼,認為使用嗎啡會令病人神智不清,過早使用更會在癌痛後期再沒有合適的止痛藥物可用。事實上,嗎啡確實用於比較嚴重的痛症,但早期的癌痛亦有可能會使用。醫生會處方及按情況調整嗎啡的劑量,病人只要依足醫生指示按時按量服用,便無需過份擔心3。








參考資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年長女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較高 兩醫療組織提倡女性防癌意識

對不同年齡女性來說,乳癌都是頭號健康威脅,但不說不知,原來乳癌可細分為多類,其中最常見的荷爾蒙受體陽性型乳癌,年長女性患者占比例較高。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表示,這類腫瘤生長較慢,但不少患者仍須面對復發問題,幸而近年醫學界引入最新口服標靶治療,幫助患者面對復發挑戰。為提升女性對乳癌的認知,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及香港乳癌基金會合作推出電視教育短片,將於各大電視台播放。

女性荷爾蒙促進乳癌腫瘤生長

陳醫生表示,所謂荷爾蒙受體陽性型乳癌,是指腫瘤細胞表面有女性荷爾蒙受體,「它的生長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即是說,當這些受體接觸到女性荷爾蒙,便會導致癌細胞增生、分裂。」這類個案在更年期後女性更為常見。

陳醫生指出,一至三期乳癌患者應須接受手術,「乳癌患者手術後可接受化療,減低復發風險,但如果是荷爾蒙受體陽性型乳癌,我們則會安排患者接受5年荷爾蒙藥物治療,目的是抑制女性荷爾蒙,預防復發。」

荷爾蒙受體陽性型乳癌預後較好

這類個案的復發率相對較低,但仍有機會復發。「復發風險與發現患病時的期數有關,第一期個案的復發機會當然較低,三期的自然較高。至於真的不幸復發時應如何處理呢?這主要要看復發位置、患者的身體狀況、復發所帶來的不適等,來決定進行化療抑或荷爾蒙治療。」

為了提升治療成效,過往醫生會使用化療,「但不少患者對化療十分恐懼,擔心出現嚴重副作用,如脫發、嘔吐、白血球過低等,甚至憂慮得拒絕接受治療。幸而,近年醫學界引入了口服標靶藥物,可配合荷爾蒙藥物使用,同樣取得理想效果,而不會出現化療的副作用。」
新鏢靶藥物打擊mTOR蛋白份子 加強療效

陳醫生解釋,新的標靶藥物主要是抑制一種名為mTOR的蛋白份子,「mTOR本身會促進腫瘤生長、血管生成等,令腫瘤進一步惡化,因此只要抑制了它,再加上原有的荷爾蒙藥物,便可加強療效,打擊復發的乳癌腫瘤。」研究顯示,相比起單用荷爾蒙藥物,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延長了6個月,而副作用多為口腔炎、疲倦、食欲下降等,相比化療起,輕微得多。
薛家燕演繹乳癌患者真實故事

為提升本港女性對乳癌的認知,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及香港乳癌基金會首次合作推出電視教育短片,並邀得知名影星薛家燕女士,與患者對談後,演繹她們的真人真事,一方面讓市民了解乳癌患者心聲,另一方面則令本港女性對乳癌更為警惕。教育短片將於多個電視台播出,敬請留意。











參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腫瘤長血管 奪營養生長

俊仔所患的侵略性腫瘤(Desmoid Fibromatosis),又稱硬纖維瘤,本港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硬纖維瘤多屬良性,生長速度較慢,多數生長於四肢,但這類腫瘤變為惡性較罕見,而且若是生長於腹部又生長速度快,極可能已變成惡性腫瘤,估計電療及化療成效不大,最有效做法是施手術切除。

陳亮祖醫生又稱,這類生長於腹部的腫瘤十分霸道,因為腫瘤長出大量血管連着腹部吸取病者營養迅速生長,加上腫瘤擠壓病者胃及肺部等內臟,患者往往因胃部被擠壓致食不下嚥,加上身體養份被腫瘤吸取致暴瘦。

他指出,這類巨型腫瘤因有大量血管連着腹部,施手術切除可能流血不止,加上手術切除面積太大,手術後可能失去大幅皮膚覆蓋傷口,因此存有極高風險,現時一般做法是服標靶藥縮小腫瘤,然後動手術切除。


施手術或流血不止


另一名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陸凱祖指侵略性腫瘤成因未明,多年醫療生涯只處理過數宗病症,這類腫瘤一般生長速度慢,短短3個月間由拳頭激增幾倍並不尋常。

對於冷凍治療法是否適宜治療,外科專科醫生梁金豐拒絕評論,但指冷凍治療一般用於皮膚表層、體積較小的病變,如皮膚疣,其原理是利用零下196℃的液態氮噴射患處,待細胞冷死後自然脫落。

梁醫生補充,冷凍治療過往曾治療肝癌,醫生會將儀器插入體內凍死患處附近數厘米的細胞,但冷凍治療會將健康細胞一併殺死,現較少應用,至於巨型腫瘤亦不宜用這方法醫治,因可能凍傷其他細胞組織。







參考資料: hk.apple.nextmedia.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乳癌治療及飲食禁忌 (下)



保持體重免降治療成效


治療期間,為免減低治療成效,乳癌患者應注意日常飲食。註冊營養師劉立儀指出,癌症引起的營養不良並不罕見。研究發現,它除了增加住院日數,減低治療效益,更會提升死亡率。「體重是癌症病人抗病的本錢。患病期間,患者應盡量保持體重。」


乳癌患者飲食策略

  • ·         減少刺激性食

  • ·         少食多

  • ·         多選易消化之食

  • ·         多選高蛋白高熱量食

  • ·         避免加工食

  • ·         增加抗氧化營養


至於坊間流傳的一些乳癌患者禁吃食物如雞、黃豆類製品等,她指出:「目前並沒任何證據證實患者需禁止吃雞,但如擔心的話,可選吃脂肪相對少的嘉美雞。留意盡量別吃雞皮,亦應少吃雞翼,因為它較雞的其他部分高脂,而脂肪層最容易積聚殘餘毒素。

黃豆類食品則較具爭議性。有指其所含的「大豆異黃酮」,能發揮猶如人體雌激素的刺激作用。「曾有動物研究指黃豆蛋白質攝取60克或以上,可能會提升動物致癌風險。但一杯豆漿及一塊豆腐分別只含8克及20克黃豆蛋白,只要不是大量攝取,並不會增加風險。患者反而需小心別自行服用黃豆補充劑。因為一粒補充劑所含的異黃酮分量很容易達危險水平,故從食物中攝取大豆蛋白,始終是較理想的做法。」



 陳亮祖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