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掌握正確資訊 癌症患者營養補充不容忽視

根據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2014年有29,618宗癌症新症,對比之前一年新症增682宗的數據高出2.4%。75歲前每4位男性及每5位女性,就會有一位患上癌症;每9位男性及每15位女性患者,就有一位死於癌症。眾多癌症患者確診後都會特別注意日常起居飲食,當接收到聲稱可治療癌症的資訊後,更可能盲目跟從,希望藉此擊退癌魔。但坊間氾濫着似是而非的網絡資訊,及不少有關食物營養和治療的謬誤,以訛傳訛後,資訊孰真孰假,不能考究;有些人甚至誤信傳言,延誤治療,錯失治療黃金期。然而,治療時間對癌症患者十分關鍵,愈早接受正統醫學治療,愈能提升治愈率。有見及此,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編寫了《癌症謬誤100解—把握治療黃金期》一書,希望為大眾,尤其是癌症病人釋除疑慮,讓他們對癌症治療和營養吸收有正確及深入的理解

病人誤信謬誤,有可能延誤接受正統醫學治療

坊間與飲食有關的謬誤如過度戒口、斷食或沒有科學根據的療法等,病人誤信了可能引致抵抗力降低及身體出現炎症的機會增加,甚至會因白血球過低而需要暫緩治療,待白血球水平回升後才可繼續,嚴重的有機會被迫中斷治療,甚至因身體受感染而出現敗血症引致死亡。
白血球過低的預防,攝取營養尤為重要

預防勝於治療,陳醫生建議病人在確診癌症後應盡早攝取充足營養,有需要時還可以配合含有免疫營養的配方(尤其適合缺乏食欲的病人),提供高蛋白及高熱量,強化身體免疫力,為治療做好準備。

註冊營養師潘仕寶女士也指出:「高達八成晚期癌症患者會有營養不良問題,甚至有兩成癌症病人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死於患症本身。癌症可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異常及營養攝取不足,令病人營養嚴重不良而形成惡病質(Cachexia):肌肉耗損、脂肪流失、體重減輕、免疫力下降、厭食、疲倦等。」她建議治療前攝取足夠營養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增加身體儲備,為治療做好準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東網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癌痛何來?


一直以來,都市人聞癌色變,除了是被「癌症是不治之症」這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所影響之外,也是源於對癌症所引起的痛楚產生恐懼。


根據研究顯示,77%的晚期癌症病人患有癌痛。癌痛可以是由腫瘤本身導致的,當中以胰腺癌較常引起痛症。然而,癌痛最普遍的原因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引起骨痛。各種癌症當中,最常見發生骨轉移的是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另外,亦有部分癌症的腫瘤會導致腸塞,因而造成痛症。痛症大多於晚間發生,雖然一般不會持續疼痛,但無論如何也會影響病人作息及睡眠質素。


部份病人誤以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會引起痛症,這其實是誤解。上述治療本身並不會直接引起痛楚,然而,倘接受放射治療期間,放射線觸及口腔或咽喉,會導致黏膜損傷而引起痛楚。


引導病人量化痛楚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承受過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是主觀感覺,也是難以量化的抽象概念。醫生通常會引導病人為痛楚評分,以火燒的痛楚為十分,沒有痛楚為零分作標準,病人一般可以一至十分表達其疼痛程度。唯對於未能清楚表達其疼痛程度的少數病人,醫生仍可根據臨床診斷時病人的症狀和表情去估計病人所承受的疼痛程度。


紓緩癌痛,一般以處方止痛藥物為主,有時亦會輔以放射治療,以放射線集中照射疼痛位置,減輕痛楚。例如癌細胞轉移到骨骼所引起的骨痛,會以放射線集中照射骨骼;倘癌痛是由胰腺引起的話,放射線便會針對胰腺。


事實上,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大部份病人的癌痛是可以受到控制的。而病人的睡眠質素大部份能有所提升,生活質素亦可以得到改善。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癌症100問之卵巢癌篇

卵巢癌位列香港女性常見癌症第六位,每年新症約五百七十宗,復發率亦當高,是一種甚具威脅性的婦科癌症,然而大眾對它的認識不及另一婦科癌症一子宮頸癌,於是產生不少誤解。有見及此,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從病徵、高危因素到治療各方面,解答一般女性對卵巢癌的疑問。

問:卵巢癌有何病徵?會否帶來下體出血?哪些女士患上卵巢癌的機會較高?

答:不少人以為下體流血是卵巢癌的病徵之一,這乃是一大錯誤。反之,患者會感到下腹隱隱作痛、腹脹和腰痛 ,這些會令患者誤為以為是腸胃病或經期不適,容易掉以輕心。一般來說,超過四十歲、未曾生育和餵哺母乳、或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變異的女士,都有較高機會患上卵巢癌。然而,不少卵巢癌患者並不具有上述風險因素,可見任何女士都需對卵巢癌提高警覺 。

問:一旦確診患上卵巢癌, 應如何治療?是否一定需要動手術?

答:倘若患者確診時腫瘤沒有出現大幅擴散的話,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案,也協助醫生在診斷上確定期數。手術需由接受相關專業訓練的醫生進行,先剖開盆腔切除卵巢及輸卵管,然後仔細檢查盆腔及腹腔,把其他可見的腫瘤切除,盡可能移除所有腫瘤。至於晚期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手術,則視乎情況而定。

問:完成手術後,是否代表治癒卵巢癌?

答:單靠手術,少部份患者可以痊癒,但大部份患者都有機會復發,特別是一些高復發風險患者,例如第二、第三期患者及未能透過手術清除所有腫瘤的女士。卵巢癌患者一旦復發,大多不能再接受手術,故此多數卵巢癌患者在完成手術後,會加上術後化療以降低復發機會。

問:晚期卵巢癌又如何治療呢?

答:過往晚期卵巢癌治療是以化療為主,現在則可在此之上加入抗腫瘤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曾有一位五十多歲的第四期卵巢癌患者,確診時除了在卵巢發現主腫瘤外,還有腹膜擴散,腹股溝淋巴核更脹大至四厘米。她接受了化療聯合標靶藥物作為一線治療後,主腫瘤、腹膜擴散及腹股溝淋巴核均縮小了,顯示化療加上標靶藥物的聯合治療產生良好療效,與國際臨床研究結果相約。其後,她再接受外科手術把剩餘的腫瘤切除,她的癌指數由最初的三千多,下降至六十左右,病情進一步獲得改善。現時她繼續以標靶藥物單獨治療,病情持續受控。

問:同時接受化療及標靶治療,會否很辛苦?

答: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的患者有機會出現血壓偏高和蛋白尿,大多數患者沒有感到任何不適;有輕微機會出現血管栓塞、中風或腸道穿孔的情況等。事實上,上文提及的該位女士於治療期間,除了出現由化療帶來的手痺外,並沒有感到其他不適。相反,在治療前她因腫瘤緣故而食慾不振、出現腹水和腳腫,但完成兩個療程後,她食慾好轉,腹水消退,雙腿也因消腫而活動自如,生活質素明顯得到改善。

總括而言,由於卵巢癌的復發率高,手術後多數需要接受化療,以減低復發風險。近年化療的療效及安全性都有所提升,加上標靶藥物的出現,進一步加強對腫瘤控制,延長病情受控時間。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前列腺癌定時檢查,化險為夷

男士們聞之色變的前列腺癌,在短短十數年間,本港的發病率升幅高達七成,非常驚人,是眾癌症之冠,成為香港男士最常見的第三大癌症。但其實前列腺癌並非洪水猛獸,主動檢查,及早治療,就能提高存活率。

前列腺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直至身體出現變化,尿頻、小便刺痛、盆骨痛楚等,病人才肯求醫。因此到真正確診時已是中後期,影響治療成效。

年長男士們可在出現任何症狀前,考慮進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血液測試,了解血液內PSA數值。一般來說,PSA數值越高,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數值低於4,便屬正常水平;若高於4,則要加倍留意。

可是也不能盡信PSA數值,因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不準確結果。一旦PSA數值高於正常水平,也毋須太擔心,並不代表一定患上前列腺癌,因為尿道炎、前列腺發炎也能導致PSA數值飆升。病人可以先觀察,一至兩個月後再測試。若數值仍維持高水平,或身體出現可疑狀況,便需進一步檢查。

同樣,PSA數值正常,也不代表沒有腫瘤。曾有病人的PSA數值屬低水平,但他自覺身體出現異常,便進行磁力共振,發現前列腺真的有腫瘤,立即抽取組織化驗,最後確定為惡性腫瘤。

確診前列腺腫瘤,方法是經直腸作前列腺超聲波檢查及抽取組織。檢查當天需要放清大便,若要抽取組織,要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檢查可在醫院或有相關設備的診所進行,整個過程只需半小時。

部分病人的PSA數值異常高,懷疑腫瘤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醫生便會為病人進行正電子掃描,把放射性顯影劑注射入病人體內,經過電腦掃描,是目前較有效評估腫瘤有否擴散的方法。大部分腫瘤使用18F-FDG顯影劑檢測癌細胞,但由於前列腺腫瘤生長較慢,吸收18F-FDG也較慢,數據並非最準確,所以近年已轉用另一種顯影劑C11-Acetate,而更為準確的技術,是使用68Ga-PSMA顯影劑,專用於前列腺癌的檢查。

前列腺癌成因不明,但相信較年長和長期進食高脂肪食物的男人,均是高危一族。男士們,不論你是高危還是低風險,只要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便能扭轉病情,化險為夷。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