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肌肉癌會隨血擴至肺和腦

俗稱肌肉癌的軟組織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屬本港較少見的惡性腫瘤,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每年平均有191宗新個案,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兩人患此病。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肉瘤常見手腳原發,呈微熱但不感痛楚,多隨血管擴散至肺部及肺膜,他指如邱旻誼般擴散至腦部已屬末期,根治機會接近零,若有效控制病情,存活時間預計約半年至一年半。

陳亮祖表示,傳統電療及化療對軟組織肉瘤的治療效果均不理想,最有效是以手術切除惡性腫瘤,涉及範圍為肉瘤周邊最少3厘米的組織,以防擴散復發,但若肉瘤太大及接近血管或神經,或需於手術前進行前置電療或化療,縮小肉瘤,個別肉瘤倘接近關節部位,甚至需要折肢。而有別於一般癌症大多隨淋巴擴散,軟組織肉瘤多數隨血管擴散,常見擴散部位為肺及腦。


免疫治療屬研發階段

早發性的軟組織肉瘤可能與基因缺憾有關,陳亮祖指一旦復發或擴散,死亡率高,若擴散至腦部則屬末期,情況絕不樂觀。至於邱旻誼接受的免疫治療,陳指屬進取治療方式,透過治療鞏固病人免疫系統,引導白血球攻擊癌細胞,由於仍屬研發階段,對軟組織肉瘤的治療效果,現時仍未有確切及足夠的數據支持。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1006/2017399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白血球過低礙癌症治療

正常人體的血液內的白血球細胞,主要用作抵抗疾病及外來物。患癌、手術、電療及化療均會削弱患者的抵抗力,而化療藥亦會影響正常細胞。不同的化療藥物組合,對骨髓細胞的影響各異,產生白血球急降等副作用,令癌症患者增加身體受感染,甚至需要暫緩治療,影響病情。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化療期間發燒或受感染的風險高達20%以上,故癌症患者可在化療後數天開始接受白血球生長激素「升白針」,剌激骨髓製造白血球,維持白血球的數量,減低感染風險。

英國及澳洲註冊營養師潘仕寶指,癌症可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異常及營養攝取不足,有八成晚期癌症患者會有營養不良問題。若體重下降10%或以上,體重指標(BMI)低於18.5,便應約見註冊營養師。

潘仕寶建議確診癌症患者應盡早開始攝取充足營養,增加身體儲備,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的家常菜,如蛋花肉碎粥、雞蛋牛油果三文治、番茄薯仔三文魚湯等。亦可進食含有免疫營養的精氨酸及奧美加三脂肪酸,增強抵抗力。














參考資料: AM730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愈癌愈痛 新嗎啡減少副作用

隨着醫學進步,各種癌症也有不同治療方法,惟癌痛卻令病人難以忍受,需要使用嗎啡類的鎮痛藥物止痛。然而,嗎啡在紓緩癌痛患者不適的同時,亦有逾半患者在 用後會出現便秘副作用,需同時使用通便劑,嚴重者甚至需要放便。有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新一代嗎啡類鎮痛藥物降低患者出現便秘的機會,有效提高癌痛患 者對藥物的接受程度及依從性。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出,癌細胞較易擴散至骨骼,引起劇烈癌痛,常見出現骨轉移的癌症包括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另外,腸癌及卵巢癌患者或會出現腸塞,亦會造成痛楚。此外,胰腺癌容易直接侵入腹腔神經叢,引致劇痛。

傳統上,醫生會為上述嚴重癌痛患者處方嗎啡止痛,但嗎啡較常導致作嘔作悶及便秘等副作用。相對而言,作嘔作悶等副作用較易使用藥物解決,惟獨是便秘問題最為「棘手」,醫生一般會為患者處方通便劑,若便秘問題沒有改善,則可能要降低嗎啡劑量,影響癌痛控制。

便秘副作用持續,可影響癌病患者的情緒及食慾,若因此未能吸收足夠營養,更可能影響整個療程,特別是接受化療的患者,他們健康的細胞會於療程中受到破壞,所以特別需要充足的營養作修復。

考慮到以上情況,現時醫生在處方鎮痛藥物時,可視乎患者需要,處方新一代嗎啡類藥物,既有助紓緩癌痛不適,亦較傳統嗎啡類藥物較少引起便秘問題,較易為病人接受。


癌痛問題可由不同原因引發?

• 癌細胞較易擴散至骨骼,引起劇烈癌痛,常見出現骨轉移的癌症包括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等。
• 腸癌及卵巢癌患者有機會因腸塞而引發癌痛。
• 胰腺癌容易直接侵入腹腔神經叢,引發劇痛。

陳亮祖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参考资料: Metro
以上所提供的资讯仅作为教育及参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医疗问题,
应向自己的肿瘤科专科医生查询,而不应单倚赖以上提供的资料。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27歲男常加班每晚食燒烤當宵夜 胃痛胃脹半年驚揭患末期胃癌

燒烤味濃香口,但經常進食恐增加胃癌風險。內地一名27歲男子因經常要加班,兩年來幾乎每晚下班後都會食燒烤當宵夜,直至今年上半年出現胃痛、胃脹後,經檢查發現患上末期胃癌。有腫瘤科醫生表示,煙熏、燒烤食物會造成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聚,誘發胃病,進而增加癌變風險。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湖北武漢漢陽27歲的林先生,兩年多前轉新工成為程序員(Programmer)後,經常要加班,導致飲食不規律,經常食宵夜,幾乎每天晚上10時下班後都會食燒烤犒賞自己,有時甚至把燒烤當正餐。

至今年上半年,林先生發現胃部經常不舒服,隱隱作痛,飯後會噁心腹脹。起初,他以為只是消化不良,自行服用成藥後,症狀越趨嚴重,上腹部疼痛難以緩解,食慾不振,人也越來越消瘦。近日,林先生因疼痛難耐到醫院求診,經胃鏡及腹部CT等檢查後,揭發患上晚期胃癌。醫生表示,很大程度是他長期飲食不良及大量進食燒烤食物所致。

腫瘤科主治醫生何威華表示,近年胃癌呈現年輕化趨勢,主要與年輕人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他指出,三餐不規律,經常食用煙熏、燒烤、油炸食物會造成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聚過多,再加上經常性熬夜、壓力過大、飲食過量等,容易增加胃的負擔,誘發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進而增加癌變機率。

何醫生表示,胃癌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提醒平時應按時進食、少吃燒烤、油炸、醃製及煙熏食物、不吸煙、少喝酒。另外,60歲以上的人士、有胃病病史及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行胃鏡檢查。

4個間接引致胃癌的因素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曾接受《晴報》訪問時曾表示,胃癌病徵並不明顯,患者發現時可能已是晚期。他指胃部腫瘤有很多種,一般所指的胃癌為胃腺細胞癌,患者通常會感到飽滯、胃痛,容易出現貧血,大便呈黑色,徵狀與胃炎相似,主要以手術切除治療。

以下為4大飲食壞習慣:


    1.長期吃太鹹

    2.醃製食物

    3.少吃菜

    4.三餐不定時











參考資料: 睛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