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區議員黃宏滔收到病人家屬求助,指患有腦癌的冼太上月14日因昏迷送入北區醫院,但院方一直沒有安排腫瘤科醫生診治冼太。直至冼入院逾3周至本月8日,院方才安排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腫瘤科醫生到院為冼太治療,冼太目前仍昏迷,性命危在旦夕。丈夫冼先生今日(10日)在議員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批評威院未有及時派專科醫生到診,拖慢妻子治療進度。
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回應指,病人於2013年9月確診患有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並出現腦膜病變。近日再次入院後,醫護團隊確認化療及手術都未能改善病情,強調「已盡力為病人安排積極治療及持續跟進」。
醫生一度稱「無事」 後確診癌症
現年58歲的冼太為食環署職員,於2013年4月工作期間撞到頭部,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跟進,醫生懷疑其腦部出現腫瘤。惟其後在多次抽取組織、進行磁力共振等檢查後,均未能確認腫瘤位置,醫生於7月告知冼先生,太太已經「無事」。
不料其後冼太再次在工作中受傷送院,經檢查後確診患上癌症,她先後接受化療及電療,但仍未能痊癒,身體機能更逐漸衰退。威院醫生曾向冼先生表示,患上末期癌症,只能「等消息」,院方可安排寧養服務,但冼先生拒絕相關安排。冼太出院後,一直定期到威院覆診,期間亦曾獲處方類固醇及防抽筋藥物。
家屬批評威院未有及時安排專科醫生到診
至上月14日,冼太太服用防抽筋藥物後神智不清,丈夫將她送到北區醫院求診,她就一直昏迷至今。由於北區醫院沒有設立腫瘤科,冼先生多次要求威院派醫生到北區醫院跟進,但未獲正面回覆,要待至前日(8日),即入院24日後,才有腫瘤科醫生到場進行檢查,「但都只是叫我有心理準備」,認為院方跟進有欠妥善,並未及時為妻子提供適當治療。據醫院管理局消息指,患者的病情已到晚期,一直接受紓緩治療。
協助冼先生的工聯會北區區議員黃宏滔表示,醫院的做法難以令人接受,他將安排約見威院及醫管局聯網總監,要求交代事件。
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已盡力病人安排積極治療及持續跟進
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回應指,病人於2013年9月確診患有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並出現腦膜病變,其後接受化療及放射治療,但整體效果並不理想。發言人續指,病人在2017年初情況再度轉差,腦部電腦掃描顯示其腦內懷疑出現血塊梗塞,其後再證實為中樞神經淋巴瘤復發。
至4月14日,病人再次入住北區醫院內科病房,內科醫生再與威院腦外科及腫瘤科商討,確認化療及手術都未能改善病情。病人住院期間,北區醫院內科團隊一直就病情與其家人溝通及解釋,並提供一切可行的協助和纾緩。發言人總結指,威院臨床腫瘤科及北區醫院內科部已就病人情況,盡力為其安排積極治療及持續跟進,為其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及建議。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表示,患有腦腫瘤的病人在接受電療、化療等治療後,其病況亦有可能惡化,坦言腫瘤科醫生在此階段可以進一步幫助病人扭轉病況的機會不大,但亦要視乎臨床判斷。
參考資料: 香港0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癌症,往往使病人感到徬徨無助,如能把握時機,接受適切的專業治療,就能大大提升治癒機會。陳亮祖醫生,會定期到非牟利團體,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專業意見,並緊貼醫學發展,出席國際性的醫學會議,了解最新的醫學資訊。除此之外,陳亮祖醫生亦會在健康講座擔任主講嘉賓,以及向其他醫生演講,分享醫學知識及經驗。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免疫治療藥物Pembrolizumab(派姆單抗)
年10月FDA已授予Keytruda突破性藥物(BTD)認定,用於經含鉑化療方案治療後病情惡化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陰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而突破性療法(BTD)認定,可以幫助縮短Keytruda肺癌適應症申請的審查時間表,尤其是FDA已明確表示,計劃盡可能快地審批通過。
PD-1/PD-L1免疫療法是當前備受矚目的新一類抗癌免疫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御癌症,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就如腫瘤細胞失去了護身符,裸身面對外界,從而遭受淋巴細胞的免疫襲擊而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有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OS)。
就抗腫瘤而言,PD-1抗體的作用是廣泛的,各大藥廠都在積極調查keytruda的潛力,目前臨床試驗中已經包括肺癌、腎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乳腺癌、血液腫瘤和腦腫瘤等。
embrolizumab是一種實驗性抗PD-1單抗,該項研究調查了pembrolizumab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晚期黑色素瘤患者(n=411)的治療。經pembrolizumab治療後,預計所有患者的一年期生存率為69%,目前,平均總生存期(OS)數據尚未獲得。
KEYNOTE-001是一項多中心、單組、開放標簽研究,調查了pembrolizumab單藥療法用於超過1000例多種不同晚期癌症(轉移癌)(主要為肺癌和黑色素瘤)的治療。研究中,評價了pembrolizumab 3種劑量方案(10mg/kg每2周,10mg/kg每3周,2mg/kg每3周)。主要終點是總緩解率(ORR)和安全性,次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及響應時間。
Pembrolizumab(MK-3475)是一種實驗性、選擇性、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旨在阻斷T細胞表面PD-1與其配體PD-L1和PD-L2的相互作用,以重新激活抗腫瘤免疫。
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