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乳房敷藥潰爛 惡化至第四期 治癌搵「神醫」易冇命

【本報訊】癌症病人迷信坊間神醫或亂服中藥,隨時賠命。香港防癌會化療中心顧問醫生陳亮祖指,病人多因不信西醫、怕化療副作用,轉以中藥治療。曾有早期乳癌病人以中藥敷乳房,至潰爛才求診西醫,惟病情已惡化第四期癌症。他強調抗癌治療以西醫為主,籲患者病向淺中醫。
記者:梁麗兒
陳亮祖過往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10多年,他總結過往臨床經驗指,當時平均每月都接獲一至兩名化療病人,因肝、腎功能轉差;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下降,要暫停化療療程,部份人透露曾看中醫、吃過雲芝、靈芝;部份人則隱瞞曾接受另類治療,其間有病人因而令病情惡化及過世。

停止化療 復發風險高

近年曾接獲有第3期乳癌病人,接受腫瘤切除術後須作八次化療,惟完成首次化療後,便懷疑因服下中醫處方中藥致肝衰竭,要暫停化療,幸好其後情況好轉。

他指,乳癌病人停止化療,復發風險可高達70%,把握最佳時機作治療極重要。

他 說:「病人唔信西醫,誤解中醫可醫治癌症斷尾,但我從未見過有病人食完中藥,會令個腫瘤唔見咗。」曾有40多歲的第一期乳癌女病人,用中藥「噏」乳房數個 月,誤以為可控制病情,直至「噏爛乳房」才返院求診,惟癌細胞已擴散惡化至第四期乳癌。另有40多歲男病人,確診第一期鼻咽癌,連續服中藥數月,腫瘤變大 至壓着眼球,出現凸眼、流血等症狀才向西醫求診,同樣惡化成第四期癌症。

他提醒癌症病人或化療病人要看中醫,應向有註冊的中醫師求診;並要將服用西藥及病情清楚告知中醫,了解獲處方中藥會否與西藥相沖。防癌會轄下的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包括陳亮祖,以及中醫師共同為病人會診,去年9月成立至今,共約70名病人曾接受服務。

參與化療中心會診的香港防癌會──浸大中醫藥中心主任劉宇龍表示,該會 的中醫服務主要為癌症病人提供中藥、針灸及推拿治療,以協助調理身體,紓緩作嘔、無胃口及手腳麻痹等化療副作用。肺癌引起的咳嗽及氣喘、消化道腫瘤引起的 腹痛及腹瀉,都可靠中藥紓緩。為免中西藥相沖,中醫師只安排病人在化療前後服中藥。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01/18180772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中醫藥祛邪 減化療副作用







【本報訊】化療醫治癌症易產生強勁副作用,令病人抗拒治療,減低存活機會。香港防癌會倡議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藉中藥療法舒緩西藥副作用,又調理身體以增 加西藥成效。該會又呼籲患者切忌向醫生隱瞞曾求診中醫,否則容易藥物相沖,加劇副作用。

63歲的鳳儀,20多年前確診第二期乳癌,經手術切除右邊乳房後基本康復。直至2009年初她察覺到骨痛,頸部淋巴結腫大,才發現癌細胞復發並已擴散至骨骼、肺部以至眼球等部位,確診達癌症末期,「醫生話得返四個月命」,體質虛弱,「巴士都搭唔到」。

結合治療效果理想

不過她沒放棄,詢問主診醫生意見後開始「中西醫合璧」抗癌,其間接受六次化療、兩次電療及一年荷爾蒙治療。醫生本擔心她能不能完成療程,但她卻非常輕鬆地 完成,「冇嘔、冇攰,好多人哋有嘅副作用我都冇」,她認為是因同時接受中醫治療。鳳儀已中氣十足,活動能力已和常人無異。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表示,化療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同時破壞正常細胞,引起掉髮、口腔潰瘍、嘔吐及皮疹等副作用;癌細胞又與正常細胞爭奪營養,令患者更虛弱。患者若無法承擔化療副作用,而減藥甚至暫停療程,會影響治療效果。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劉宇龍表示,中醫藥可「祛邪」穩定腫瘤情況,又可「扶正」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緩減副作用,助患者接受化療。他補充,現時患者多分別向中、西醫求診,兩方醫者無法完全理解對方用藥情況,會降低療效。

陳亮祖說,中西醫師結合治療,可共同制訂治療組合,避免雙方的藥物相沖,也減少患者分別求診的奔波。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鼓勵癌症病人接受結合治療,達至更理想療效。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www.skypost.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接受放射治療 保持正常社交



放射治療(電療)是醫治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病人毋須住院,每天到腫瘤中心接受治療。其主要功用包括:

1.根治性:療程多於六星期,一星期五日,每日一次,每次約二十至三十分鐘。療程不會引起疼痛,病人治療後即可回家;可能需同步進行化療,提高治療效果。

2.輔助性:是綜合性治療的一環,可於手術前或後進行,配合其他療法如手術切除或化療,以達更佳效果。通常為期五至六星期,電療廿五至三十次。

3.紓緩性:用以減輕癌症帶來的各種不適。多作短期性放射治療,療程通常不多於兩周,劑量較低。

易覺倦可小睡

體外放射治療不會令病者帶有輻射,與家人同住同食均沒問題,故不應將病人隔離,以免病人有被離棄感覺。病人在電療期間會感疲倦,每天除正常睡眠外,也可在下午小睡一會,補充體力。

病人可按照身體狀況,調節及適應新的生活節奏,保持適量運動,如柔軟體操、氣功或步行等。另一方面,病人應保持正常社交,多與家人朋友閒聚,抒發感受。看電影、聽音樂也有助放鬆心情,緩解焦慮。若有宗教信仰,可通過祈禱及聚會,加強靈性寄託。

病人如欲了解放射治療期間的護理常識,歡迎致電39213777,與本會「癌症家庭支援計劃」的護士、社工詳談,助您走出困境,費用全免。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 腫瘤科及紓緩科專科護士朱嘉麗

香港防癌會

THE HONG KONG ANTI-CANCER SOCIETY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癌症康復者宜適量運動



最近一位朋友不幸患上前列腺癌,需接受七個多星期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他問我電療期間可否照常做運動。「你做甚麼運動?」我問。「打高爾夫球,每星期一次。」他告訴我。


我反問他:「為何不可以?」

不少病友,甚至是癌症康復者,都有一個想法:盡量多休息,不做任何運動,希望保存體力對抗癌魔。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恰恰相 反,接受癌病治療期間,只要身體許可,更應保持適當活動,甚至是運動。根據美國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的研究,適量運動對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病人和癌症 康復者是絕對安全的。病者可因應自己的身體狀況,與主診醫生商量,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例如,我的病人只接受放射治療,身體應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打高 爾夫球自然可以,一星期一次運動量不夠,我鼓勵他,其他日子可以踩單車、游泳等。

至於要接受化療的病友,通常化療後的第一個星期會較為疲倦,可以在早上空氣清新時晨運,做一些舒展筋骨的動作,待化療副作用紓緩後,增加運動的強度,例如快步走、踩單車等。

接受癌症治療期間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多方面好處:第一,運動可以增加肺活量,減少患上肺炎的機會;第二,可以調節身體免疫系統,增強抵抗力;第三,在心理上,可以分散注意力,減少化療或電療期間身體不適的感受,令病者有豁達的心境對抗癌魔。

陳亮祖醫生 香港防癌會

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顧問醫生

香港防癌會
THE HONG KONG ANTI-CANCER SOCIETY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延長大腸癌患者生存期




根據2010年醫管局統計顯示,大腸癌新症數目逾四千宗,有機會超越肺癌成為頭號癌症。


約四分一病人在確診時已屆第四期擴散性大腸癌,如60多歲 的梁先生被診斷為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是最常見的轉移位置,切除受影響的肝臟是最佳治療方法。

因梁生的肝轉移已惡化至不能以手術切除,醫生先用化 療,輔以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藥物縮小腫瘤,才進行根治性切除手術。國際臨床CELIM研究顯示,跟梁生相同的病例中,33%病人接受了手術,存活期中 位數可達47個月,比沒有接受手術的27個月大大提升。


其實,大部分大腸癌都可避免。按香港防癌會指引,50歲以上人士應接受一次腸鏡檢查,如沒 有發現息肉,就可在十年後再檢查。因大部分腸癌都是由瘜肉演變而成,及時切除能有效阻止大腸癌出現。梁生手術後聽從醫生吩咐,盡量少吃紅肉和高脂食物,每 天運動及戒酒,希望可遠離癌魔,讓他有機會看着小女兒出嫁和長孫成長。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www.skypost.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運動可防癌絕對無呃你



運動可以防癌?是!已經有有力的科學證據顯示運動可以減少大腸癌及乳癌的發病率,很大機會可減少子宮內膜腫瘤、肺癌及前列腺癌。

英國癌症期刊在二○○九年發表一項整合分析,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有用的廿四個病例對照研究及廿八個隊列研究。發現適量的運動,可以減少患大腸癌的機 會達24%,而且愈多運動,愈能減低大腸癌的風險。一般相信,運動能協調身體能量的平衡,調節賀爾蒙的代謝,減少胰島素,增加腸蠕動時速度,以減少有毒物 質對腸臟的損害。此外,運動亦能增強自身免疫系統反應,清除形成中的腫瘤細胞。以上種種因素,解釋了為甚麼運動可以減少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至於乳癌,二○○七年已有整合分析,總結出運動可以減少乳癌病發率達15—20%,而且,每周每多做一小時運動,平均可以多減6% 病發率。而最新一項由美國長島超過一千五百個個案作病例對照的研究顯示,女性在生殖年齡做運動,能減少患乳癌風險達33%;而在更年期後做運動能減少患乳 癌風險30%。要知道,脂肪是賀爾蒙的儲存庫,多做運動能減少脂肪,從而減少雌激素,亦能減低胰島素及類似胰島素的生長激素,故能減低患乳癌的機會。
呼籲大家,現在起為自己的健康着想,每天至少抽半小時做運動。

香港防癌會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顧問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中西合璧化療中心 免藥物相沖

浸會大學中醫藥中心駐診醫生劉宇龍展示中心內煎藥的情況。

治療癌症,可以中西醫結合,香港防癌會為讓癌症病人獲得合適治療,去年開設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避免病人因錯誤服用中藥損害肝、腎功能,首次診斷費900元。

許多癌症病人為提升生存或紓減化療不適,也會中西醫同時求診。防癌會化療中心顧問醫生陳亮祖說:「很多癌症病人會私下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卻沒告知醫生,往往待為病人覆診時,才發現他們白血球不足,肝及腎功能轉差。」

陳續指:「成立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讓中、西醫交換病人資料,按病情調配西藥分量,避免與中藥相沖,防止不當服用中藥致腎衰竭問題。」

作為非牟利抗癌機構,該會收費較一般私家醫院便宜。陳亮祖說:「由於醫治化療藥物昂貴,未能免費提供,但會主要以成本價收費,以達至收支平衡,首次中西醫結合診斷收費900元。」

首次診斷收費900元


該會亦設有浸會大學中醫藥中心及康服中心,康服中心由08年10月始開始提供住院照顧服務,設單人、三人及六人房間,110張病床,為病友提供療養或康服、短期護理及臨終前的紓緩治療。

中心護理主管鄧丹妮指,至今共服務600名病人,費用按不同房間收費,二萬多元至五萬元不等。

青年曬燈 未來恐患皮膚癌


防癌會癌症探測及預防委員會主席應志浩說,近年多了20多歲青年流行曬燈,估計10至20年後,中年人患皮膚癌機會有明顯上升趨勢。

應志浩說:「有曬燈中心的紫外綫指數強過正午12時的陽光,曬燈次數及強度高,會增加患皮膚癌機會;同時身體會累積長期吸收的紫外綫,有機會出現曬幾次就出事的危機。」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www.skypost.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新藥減頭頸癌治療副作用



香港每年有近1600宗頭頸癌(包括鼻咽癌)新症,大部分患者介乎40至59歲。頭頸部支配視覺、聽覺、嗅覺及味覺,而電療、化療和手術是傳統的治療方法,其副作用可影響病人的溝通及進食能力。因此須找出具療效治療方案,同時不影響其生活質素。


經 研究發現頭頸癌細胞有過多的表皮生長因子,而新標靶治療藥物——西妥昔單抗,能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有效殺死癌細胞。一項有424名局部晚期頭頸部鱗狀 細胞癌症患者參加的III期國際臨床研究證明,與接受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西妥昔單抗與高劑量電療聯合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長近20至49個月,而且局 部控制延長9.5至24.4個月,避免化療的副作用。


曾有一名喉癌復發病人,因害怕傳統化療的副作用,拒絕接受治療。在我詳細解釋新標靶藥的療效和副作用,他完成兩至三個療程後,其症狀得到緩解,淋巴結轉移也消失。最重要是治療期間,除皮疹外,並沒有任何明顯副作用,可如常生活。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www.skypost.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