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往往使病人感到徬徨無助,如能把握時機,接受適切的專業治療,就能大大提升治癒機會。陳亮祖醫生,會定期到非牟利團體,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專業意見,並緊貼醫學發展,出席國際性的醫學會議,了解最新的醫學資訊。除此之外,陳亮祖醫生亦會在健康講座擔任主講嘉賓,以及向其他醫生演講,分享醫學知識及經驗。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頭頸癌 Q & A (3)
如何治療?
第一期,可以選擇電療或手術;第二期,以電療為主;第三四期則需要合併治療,手術再加電療。
喉癌手術後,頸部為何留下造口?
喉部的會厭軟骨,負責保護氣道,吞嚥時會關閉,防止食物誤入氣管;但喉癌手術會將會厭軟骨切除,為免病人「吞錯隔」,需要在氣管造口,幫助呼吸。
割走聲帶 借助儀器發聲
割走聲帶,病人會變啞?
手術割走聲帶,病人可以利用人工發聲儀器,說話時把儀器放在頸部造口附近,透過儀器震盪模擬人聲;另外,病人亦可以考慮在喉嚨內植入一片人工瓣膜,每當說話時,用手按造口位置,空氣刺激瓣膜震動,模擬人聲。
選擇電療,可以保住聲帶
對,電療可以保留聲帶。採用新的調強電療,加強腫瘤電療劑量,當腫瘤較大,直接電療,效果未必理想,可先用誘導性的化療針,將腫瘤縮小,再進行電療;另外,晚期喉癌,電療同步化療,加強治療效果,但部分長者若不能承受化療副作用,可以選擇標靶治療結合電療。
喉癌會否擴散至其他器官?
當然有機會,喉癌四期最常見擴散位置是肺部。
喉癌有哪些標靶藥物?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檢查?
超過九成喉癌,都有EGFR基因突變,可以選擇標靶藥Cetuximab;不過,由於標靶藥療效不及化療,所以多用於第二線治療。
電療疑問
疑問一:鼻咽癌治癒後,病人仍然頭痛、流鼻血,檢查後並沒有復發,原因為何?
這可能是電療後遺症。接受電療後,病人鼻黏膜分泌減少,鼻膜變乾,容易流鼻血,鼻垢亦積在鼻腔,愈積愈厚,引發炎症,像鼻竇炎般出現頭痛不適。解決方法很簡單,病人每天早晚洗鼻,用鼻泵將生理鹽水或涼開水灌入鼻腔,將鼻垢出。
疑問二:喉癌電療有沒有後遺症?
病人完成電療後,電療範圍感到拉緊,聲音有點沙啞,吞嚥有點不暢順;若喉癌屬較後期,電療劑量較高,還可能影響甲狀腺分泌減低,需要服用補充劑;咽喉肌肉協調亦會出問題,容易「吞錯隔」,引起肺炎。
參考資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