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針對HR+ / HER2-擴散性乳癌的突破性標靶新藥,煞停失控癌細胞以助乳癌患者延伸存活期

女性的「頭號癌症」— 乳癌,一般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9%,所以許多時被認定為最容易醫治的癌症,但若病情惡化至第四期,5年存活率會急跌至15%。經驗所得,患者在手術後往往會掉以輕心,忽視了乳癌的5-25年的復發期,倘若不幸復發並惡化成擴散性乳癌,它的治療難度便變得高了。曾經有一香港案例,患者確診時已是第四期,她的存活期可短至不足一年,相信對於許多患者是一個警惕。


香港乳癌有年輕化趨向

自1993至2015年間,香港女性確診乳癌個案由每年1,152宗增至3,900宗,病發年齡組別是40-59歲為最多(最年輕確診者竟然是19歲),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1.3歲,較美國和澳洲等地患者年輕約10年。不過,目前醫學界仍未能找出本港患者較年輕病發的成因。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以下簡稱「陳醫生」)道︰「本港乳癌個案增加,相信與人口老化、飲食轉趨西化、工作壓力、飲酒和缺乏運動有關。」


為了避免情況惡化,陳醫生建議女性們應該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例如多菜少肉、減吃高脂肪食物、避免飲酒、每天或每星期抽空運動,最重要保持心境開朗。


針對HR+及HER2-的新藥能延續存活期

陳醫生述說乳癌分為不同的生物特徵,早年僅第二型人類上皮因子受體呈陽性(HER2+)的患者有一線標靶藥可用,約佔入侵性乳癌患者約20%,可是全港卻有超過六成的患者屬於雌激素受體呈陽性(HR+)及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呈陰性(HER2-)的類型,她們過去沒有一線標靶藥可供選擇,僅能接受荷爾蒙療法或化療。


2015年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以「突破性治療」(breakthrough therapy)批核哌栢西利Palbociclib,是首個適用於雌激素受體呈陽性HR+及HER 2-擴散性乳癌的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其藥物原理像一個煞車系統,煞停導致癌細胞失控的CDK 4/6蛋白酶。一項臨床研究將HR+及HER 2-乳癌患者分為兩組︰每天服用哌栢西利及傳統荷爾蒙藥來曲唑(letrozole),或使用安慰劑及傳統荷爾蒙藥來曲唑。以哌栢西利及來曲唑「前後夾擊」癌細胞的情況下,有服食哌栢西利的組別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長達27.6個月,較只服用傳統荷爾蒙藥組別延長超過一年,效果令人欣喜。慶幸香港亦已在2017年引入該藥供乳癌患者使用,乳癌患者能得到更多嶄新的治療選擇。




參考資料:https://cancerdoctor.hk/breast-cancer-hongkong.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三餐不定時、精神壓力大等增加患胃癌風險

胃癌是十分普遍的癌症,雖然近年在全世界的發生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胃癌仍為全世界排名第五常見的癌症,死亡率更高居第三。

有醫生表示,不少人誤以為胃癌一定會嘔血,但其實胃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都市人常見的胃痛,已可能是胃癌的警號。三餐不定時、精神壓力大等,均有機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胃痛屬病症之一

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表示,胃癌的病症不明顯,患者發現時可能已是後期,部分人誤以為胃癌一定會嘔血,但其實未必,即使是都市人常見的胃痛,已可能是患胃癌的跡像,或要做胃鏡來確定是否患病。

此外,不少都市人的生活問題都有影響,例如三餐不定時有機會導致慢性胃炎,而精神壓力則有機會導致胃酸倒流、胃潰瘍等,均可能間接引致胃癌。

胃部的腫瘤有很多種,陳亮祖表示,常說的胃癌是胃腺細胞癌,此外常見的還有在胃部肌肉的腸胃基質瘤,以及在胃壁的胃淋巴瘤。他指出,幾種腫瘤有不同症狀,胃癌患者常會感到飽滯、胃痛,容易出現貧血,大便呈黑色,症狀與胃炎相似;胃淋巴瘤的症狀與胃癌類似,會出現胃痛及胃炎症狀;至於腸胃基質瘤,患者的胃、腹部感覺不明顯,大便亦未必有血。

三種腫瘤的成因及治療亦有不同,腸胃基質瘤成因不明,胃淋巴瘤可能與幽門螺旋杆菌有關,至於胃癌的高危因素則較多,例如長期吃太鹹、腌制食物,少吃菜,有吸煙習慣,體重過重,或遺傳因素等,都可能與胃癌有關。在治療方面,胃淋巴瘤以化療針為主,胃癌及胃腸道基質瘤則主要以手術切除。


食素無助防病

坊間對胃癌有不少謬誤,例如有指因少吃蔬菜容易有胃癌,有人卻稱全素可以預防胃癌;但亦有指食素容易缺乏維他命B12,反而容易導致胃癌。陳亮祖說,兩種做法都是誤解,未有資料顯示食素可以防止胃癌,部分患者是因為遺傳因素,無法吸收維他命B12而導致貧血,而非因缺乏維他命B12而導致胃癌,所以也不能說食素就會導致胃癌。

此外,坊間亦有說法指,吃太熱的食物會燙傷消化道黏膜,長此以往有機會演變成癌症。陳亮祖指理論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應該是喉嚨和食道首先出事,其實食物到達胃部需要一段時間,通常都已冷卻。





參考資料: 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215035/tid/1026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無聲癌症殺手】肥媽丈夫肺腺癌病逝 腫瘤科專科醫生:早期徵狀不明顯確診大多已晚期

 肥媽(Maria Cordero)丈夫Rick2017年確診患上末期肺腺癌,抗癌3年至11月5日離世。肺腺癌有「無聲殺手」之稱,有本港腫瘤科專科醫生直言,肺腺癌徵狀不明顯,確診時大多已達晚期。

肥媽與Rick結婚21年,可是Rick在2017年確診患上末期肺腺癌。Rick因抗病要經常出入醫院,去年的1月至9月間已留院6次,私家醫院高昂的醫藥費亦由肥媽負擔,她曾透露已支出超過600萬元。在今年8月,Rick因肺炎與血管閉塞而要留醫。當時肥媽曾在社交網站上載老公入院影片,肥媽更搬到病房全天候照顧丈夫。

「肺腺癌」被形容為「無聲殺手」,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接受TOPick記者訪問時指出,肺腺癌屬非小細胞肺癌之一,據統計數字顯示,本港平均每年有約3000宗肺腺癌新症確診個案。


陳亮祖指出,肺腺癌與一般肺癌略有不同,肺腺癌未必與吸煙有關係,患者相對較年輕,他曾接觸有患者僅30歲便確診;他直言,肺腺癌的起因至今未能確認,有機會與環境污染,空氣內出現放射性氣體有關。

    
經常待在辦公室,空氣不流通,空調內的「氡氣」會釋放幅射,市民吸入太多,會有可能引起肺部細胞變異造成癌症。

陳亮祖表示,肺腺癌早期徵狀並不明顯,確診時大多已達末期,並擴散至身體其他地方。患者的徵狀,亦已超越持續咳嗽和氣喘等一般肺癌的情況:

    
患者會感到骨痛或頭痛,四肢乏力,但其實當時癌細胞已由肺部擴散至肝﹑骨或淋巴。

肺腺癌與肺癌有何分別?

肺腺癌(Adenocarcinoma)是由氣管內壁分泌黏液細胞變異引致,基本上,肺癌主要按癌細胞大小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前者的癌細胞較小、後者較大,而肺腺癌屬「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

肺腺癌的病徵一般難以察覺,可能有骨痛或頭痛,若慢性咳嗽持續3週以上、痰中帶有血絲、易氣喘、胸痛、體重異常減輕,頸部有淋巴結硬塊等症狀,要盡速就醫。

第1期肺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高達8成,若已擴散、進入3B期或第4期,癌細胞出現遠處轉移時,平均存活時間跌至6個月,但情況因人而異,若能及早發現及治療,仍有機會治癒。至於治療方式則視乎不同情況,一般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化療、電療,以及「標靶治療」等。



 


 

 

參考資料: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794865/%E3%80%90%E7%84%A1%E8%81%B2%E7%99%8C%E7%97%87%E6%AE%BA%E6%89%8B%E3%80%91%E8%82%A5%E5%AA%BD%E4%B8%88%E5%A4%AB%E8%82%BA%E8%85%BA%E7%99%8C%E7%97%85%E9%80%9D%E3%80%80%E8%85%AB%E7%98%A4%E7%A7%91%E5%B0%88%E7%A7%91%E9%86%AB%E7%94%9F%EF%BC%9A%E6%97%A9%E6%9C%9F%E5%BE%B5%E7%8B%80%E4%B8%8D%E6%98%8E%E9%A1%AF%E7%A2%BA%E8%A8%BA%E5%A4%A7%E5%A4%9A%E5%B7%B2%E6%99%9A%E6%9C%9F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