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晚期肺癌 希望仍存

 

作為腫瘤科醫生,當收到檢查結果,要向病人宣佈其患上晚期肺癌的壞消息時,都會感到心情沉重。


不少患者在得知結果的一刻,便即時恍如被判「死刑」般,意志消沉甚至情緒崩潰,根本聽不進醫生的一言一語。想趁此機會,分享一個晚期肺癌個案,讓大家知道,即使罹患惡疾,其實亦應保持正面心態,嘗試與癌共存。


五十歲的Kevin任職會計,平日不煙不酒的他,數月前出現咳嗽氣喘,最初他以為只是一般傷風感冒,但徵狀持續兩個多月,他接受醫生檢查後,驚覺已患上第四期肺癌,且肺積水情況嚴重。


面對這種狀況,不少患者可能已感到非常灰心,但Kevin仍積極與醫生了解更多關於他的病情進度。原來,其肺腺癌屬EGFR基因突變類型,可安排他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最後他選擇了使用「吉非替尼」作針對性治療。


年半過去,Kevin的治療效果理想,肺積水在開始標靶治療後短時間內已告消退,而且副作用亦相對溫和,現時他能夠一邊服用口服標靶藥,一邊繼續工作,他的家人也說,沒想到一位晚期肺癌患者,仍能從容維持日常生活。

現時醫學界對肺癌的基因突變種類、以至相關的標靶治療,已有更成熟的認知與發展,新一代的標靶藥物亦已出現。在此再次為各位晚期肺癌患者打打氣,希望在明天。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





參考資料: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301615&section_name=wtt&kw=13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同時同地診症 避免藥物相沖 防癌會設中西合璧治療





由南朗醫院改建而成的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去年九月增設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服務,由中西醫在同一個診症室、同一時間為病人診治。中心指很多癌症病人服用化療藥同時偷偷服用中藥,但又不敢告知醫生或中醫師,最終藥物相沖也不知道,曾有病人因此未能完成化療療程,故此主動提出中西結合治療。

香港防癌會去年九月,於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設立「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提供中西醫結合會診治療,開業至今接收新症人數超過七十人,癌症病人分別有乳癌、肺癌、鼻咽癌、腸癌和腎癌等。


服化療藥不會處方中藥


化療中心顧問醫生陳亮祖是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他指不少癌症病人,因擔心接受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如脫髮、作嘔等,同時選擇中醫藥治療,不過病人未必向主診醫生坦誠自己同時接受中醫藥治療。

曾有病人服用化療藥物後,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白血球細胞下降,不能繼續療程,錯失治療的黃金機會,他一再追問下才發現,該病人偷偷看其他中醫師,而他又隱瞞中醫師他正服用化療藥,如此錯誤結合中西治療,導致「兩頭唔到岸」。


為病者針灸減輕痛症


香港防癌會浸大中醫藥中心主任中醫師劉宇龍,本身是腫瘤科專科中醫師,他表示,如果中醫師知道病人正在服用化療藥物,不會處方中藥,以免影響療程成效,但療程期間,中醫師可以為病人進行針灸,減輕痛症,而病人完成化療後,中醫師可處方中藥幫助病人康復。

陳亮祖表示,防癌會主動提出中西結合治療,希望避免中西藥相沖的情況,西醫和中醫師會在同一個診症室一同診症,診金每次九百元,化療藥物額外收費,以收回成本為原則。

此外,香港防癌會於康復中心內設有可媲美私家醫院病房的癌症病人住院服務,設有六人房、三人房和獨立房,費用由二萬元至五萬元一個月不等,防癌會設有愛心病牀,經濟困難病人可以公立醫院價錢使用病牀。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3-03-01/hongkong1362125437d4374177.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KRAS 是甚麼 ?

 
陳亮祖 顧問醫生

對於第四期大腸癌的病友,醫生會提出做一個名為KRAS基因變異的測試。KRAS到底是甚麼?為甚麼要做這個測試呢?

KRAS是一種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它會製造一個叫RAS的蛋白份子,對細胞的生長、增殖和血管生長等起「開關」的作用。正常的KRAS基因(即無變異)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倘若KRAS基因發生突變(即有變異),它製造出的RAS蛋白會持續刺激細胞生長,打亂生長規律,形成癌症。

事實上,六成五或以上的胰腺癌,三成六的大腸癌及兩成的非小細胞的肺癌,都跟KRAS基因變異有關。

根據○七年臨牀第三期的大型研究,第四期大腸癌病人使用CETUXIMAB(一種標靶藥物),與標準化療FOLFIRI一併使用,若患者的KRAS基因是無變異,能增強化療的功效,一年內腫瘤沒有惡化而繼續存活的機率,幾乎是那些只接受化療者的兩倍。

KRAS基因測試,已是第四期腸癌個人化治療方案中重要一環。在歐美國家,亦成為第四期腸癌患者的標準檢查。

香港防癌會

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13667&section_name=wtt&kw=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之一。根據醫院管理局○九年的統計數字,它是第二常見的癌症,共有四千三百三十五宗新症,約佔同年所有新增癌症的百分之十七。相對一九九九年的三千零二十四宗新症的總體數字,升四成有多。究其增長原因有三:一為香港總體人口增加;二是人口老化;三是香港人生活方式改變,趨向西方的飲食習慣。

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病率,前兩因素我們不能控制。然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留意大腸癌的病徵,加上定期普查,正是關鍵所在。

何謂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包括:

        1.每天進食蔬菜和水果;

        2.減少吃紅肉、燒烤、煙燻的食物;

        3.少吃高脂肪食物;

        4.每日運動;

        5.保持體重:體重指標(BMI)應在18.5與22.9之間;

        6.切勿吸煙及避免飲酒。

大腸癌的病徵,包括大便帶血、帶潺、變幼及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裏急後重(即感覺急需大便而無法排出)、貧血、體重減輕等。很多人以為大便帶血是痔瘡問題、怕麻煩或諱疾忌醫,因此錯過及早診斷及醫治的機會。倘若出現上述病徵,應盡早求醫。

陳亮祖醫生

香港防癌會化療中心臨牀腫瘤科顧問




參考資料:http://news.h1.com.hk/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03799&section_name=hit&kw=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中西結合減痛抗癌

 
鳳儀(右二)指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有助她
輕鬆完成化療。左起為劉宇龍、香港防癌會
主席朱楊珀瑜、陳亮祖。



化療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案之一,但癌症令患者體質變差,加上化療的副作用使免疫力下降,以致需要推遲治療甚至停藥,影響治療效果,患者的生活質素亦受影響。因此,近年患者開始接受中醫輔助治療,對抗副作用,以提高免疫力。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說,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爭奪營養,令體質變差,同時化療在干擾癌細胞生長時,又會破壞正常細胞,雙重打擊身體。故部分患者需要暫停治療或降低化療劑量,未能按計劃完成化療療程。

中西醫應同時了解病情

浸大中醫藥學院臨牀部高級講師劉宇龍稱,中醫藥治療除可「祛邪」,穩定腫瘤情況,避免病情惡化;另一方面可「扶正」,有助恢復患者身體的正常機能。他提醒有意接受中西醫治療的患者,應讓中醫和西醫同時清楚病人情況,若雙方醫生不能完全了解對方用藥情況,則可能降低治療效果。

63歲的鳳儀87年確診患上第二期乳癌,通過手術切除右邊乳房後,已基本康復。09年發現癌細胞擴散到骨骼、肺部甚至眼部等,並確診第四期癌症。她共接受了6次化療、兩次電療及1年荷爾蒙治療,並問准主診醫生,不反對她同時接受中醫治療。

鳳儀說,開始時醫生認為她不可能完成整個化療,但因同時接受中醫的治療,令她輕鬆地完成化療。她現時除了服用口服化療藥外,亦會繼續接受中醫治療。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19236&search=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中西合醫抗癌有依



 
陳亮祖表示,結合中醫治療能紓緩副作用
帶來的不適。(曾雁翔攝)



癌症病人接受化療後,通常都有嘔吐、脫髮、手腳麻痹等副作用,利用中醫治療可以減輕不適。不過,有部分病人同時向中西醫求診,卻沒有讓雙方醫生了解全部病情,嚴重影響治療。有專科醫生建議,病人應向主診醫生講清楚曾接受其他療法。

香港防癌會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去年9月開業,西醫服務由專科西醫提供;中醫服務則與浸會大學合作,開設中醫藥中心,提供中醫藥服務。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啟用至今,新症人數超過70人,包括乳癌、肺癌等。

該中心顧問醫生陳亮祖表示,不少病人都會同時看西醫及中醫,但主診醫生和中醫未能全面掌握病況,個別患者甚至有不良反應,如肝、腎功能衰竭、白血球細胞下降等,導致不能繼續接受化療,錯過治療的機會。

中西醫交流病人情況

陳亮祖強調,中西醫各有所長,部分西醫治療可能有副作用,中醫藥治療則可紓緩西醫治療過程中帶來的不適。他說,中心提供中西醫會診服務,中、西醫可交流病人的情況,更有助掌握病情,令治療效果更理想。另外,中醫藥中心腫瘤專科醫師劉宇龍強調,針灸或中醫藥治療可紓緩副作用,但患者接受化療前後48小時內不宜服用中藥。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0614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合併治療對抗鼻咽癌復發



「癌症復發,我還有希望嗎?我下個月還要看着孫女出嫁呢……」張伯絕望地說。

張伯早前確診患上鼻咽癌,於是接受鉑類化療及電療,治療後情況也受到控制。可是好景不常,約兩年後張伯經常流鼻血,檢查後證實鼻咽癌復發,而癌細胞更擴散到肝臟和肺部。鼻咽癌於亞洲較為常見,與一般的頭頸癌不同,鼻咽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相對敏感;因此,要治療復發的鼻咽癌,在一線用藥時便會採用較進取的合併化療。無奈張伯在接受合併化療後不久就開始產生抗藥性,當時主診醫生建議他接受紓緩治療,善用餘下的時間以藥物、社交活動、心靈輔導等方式改善生活質素、減輕身心痛楚,並享受餘生。然而,張伯並不畏懼密集式化療,只是擔心看不到自己的孫女成家立室,故毫不猶豫的向我求診。


隨着近年標靶藥物的面世,醫學界也嘗試研究各種標靶藥物對治療鼻咽癌的可行性。最近有本地及外地臨牀研究顯示,八成半的鼻咽癌細胞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過度增生的情況,而使用針對EGFR的標靶藥物加上傳統化療,對復發的鼻咽癌有很好的療效。今年美國臨牀腫瘤醫學會發表的研究更指出,這種合併治療可令超過七成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其毒性不會比單用化療高,而且普遍病人對此治療的接受程度為良好。


找到合適的方案,便為張伯展開治療。接受治療後,張伯的腫瘤明顯縮小,也能高興地看着孫女出嫁。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headline 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90905&section_name=wtt&kw=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肺癌與個人化治療



常說近年醫療技術進步,放諸癌症治療上,醫療技術與藥物得到顯著改良,對癌症患者來說,亦是一大喜訊。以肺癌為例,一直以來此「頭號癌症殺手」在治療上總是困難重重,過往病情一旦出現擴散,醫生只能一概通過傳統化療,嘗試減慢病情惡化速度,但實際上,腫瘤明顯縮細機會僅三至四成,在用藥一段時間後,病情亦很快會出現反覆,而且舊式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多,對病人生活質素帶來負面影響。

隨着醫學界對肺癌基因突變的種類與形態日漸掌握,相關的「個人化治療」亦逐漸興起,所指的就是針對病人肺癌的基因突變種類,安排針對性的標靶藥物。舉例,對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如「吉非替尼」,有助縮小腫瘤,延長無惡化存活期。研究發現,此類肺癌患者適當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後,其無惡化存活期可增長一倍甚至更多,臨牀上亦有一些患者,在十年前此類藥物推出時開始使用,至今仍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健康狀態。由於口服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溫和,病人在用藥後仍能維持理想生活質素,為晚期癌症患者,繼續保存治療希望。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




參考資料: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headline 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300732&section_name=wtt&kw=13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肺癌與基因分類




肺癌的可怕之處,在於其早期徵狀並不明顯,及至患者出現氣促、咳血等病徵而求診時,病情往往已屆晚期,只能透過相關的治療,減慢病情惡化速度。過往,醫學界所掌握的肺癌資訊有限,但隨着近年的科研發達,肺癌個案亦可透過適當的基因測試,細分為不同類型,有助醫生安排針對性的治療,即使是晚期個案,仍能保存治療希望。

以肺癌中較普遍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醫學界發現,其生長機制常與不同的基因突變拉上關係,當中較常見的肺癌腫瘤細胞突變基因,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及「ALK」兩類,臨牀上又以EGFR基因突變的比例較高,約佔肺腺癌案例的百分之五十。

在肺癌的基因分類未普及時,醫生處理肺癌個案的方式單一化︰早期以手術切除腫瘤,配合相關的輔助治療;晚期則只能以化療處理。隨着上述的基因分類方式成熟,醫生可安排患者使用針對性的標靶治療藥物,療效較傳統化療理想之餘,所引起的副作用通常較溫和,讓患者接受治療之餘,仍能維持相當的生活質素。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



參考資料: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99868&section_name=wtt&kw=13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癌的啟示︰放射治療護理 多認識少恐懼



放射治療(電療)是使用高能量放射線治療癌症的方法。高能量放射線能破壞癌細胞的染色體,使癌細胞死亡。正常細胞的染色體也會受影響,但它有自我修復能力,而癌細胞卻缺乏這能力。

宜花灑浴 水溫忌過熱

若照射部位有紋點或刺繡定位,切勿擦掉或自行加深顏色。如顏色變淡,應立即通知放射治療師。治療進入第二周後,照射部位的皮膚會發紅乾燥, 病人可塗上醫生或護士處方的蘆薈啫喱或水分潤膚霜作護理,治療前以溫水洗掉便可。切勿在照射部位塗抹含果酸及香水等刺激性成分的護膚品。

病人宜選質地柔軟透氣兼剪裁寬鬆的衣物,避免擦損皮膚,女士可穿長袍或鬆身裙。每天以花灑浴代替浸浴,水溫切忌過熱。皮膚要保持乾爽,尤其腋下、腹股溝的皺摺位置。沐浴後以軟毛巾拭乾,忌大力擦皮膚。

若皮膚破損或潰瘍,應告知護士作無菌換症以防感染。放射部位的毛髮會脫落,治療完成後會再生長。外出時,可戴絲巾或打傘遮擋陽光,免紫外線曬傷放射部位的皮膚。電療期間,病人要採取避孕措施,以免對胎兒構成傷害。治療完畢後,上述副作用會漸消退。

病人如欲了解更多放射治療期間的護理,歡迎致電39213777,與本會「癌症家庭支援計劃」的註冊護士、社工詳談。多一分認識,少一分恐懼。服務費用全免。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
腫瘤科及紓緩科專科護士朱嘉麗
香港防癌會





參考資料:  http://www.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403/00176_093.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手臂淋巴水腫 治乳癌常見



部分乳癌病人手術後需接受放射治療,減低局部復發的風險。療程約五至六星期,每星期五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鐘,毋須住院。照射部位的皮膚會發紅、乾燥甚至脫皮,皮下組織會腫脹,腋下毛髮也會暫時脫落,病人會感到疲倦。療程完畢後,短期副作用會漸消退。

不過,某些病人或出現長期副作用,例如放射部位皮膚硬化或色素轉變,二至四成患者會有手臂淋巴水腫,尤其已切除腋下淋巴結的人士會較顯著。肺組織也可能會有輕微纖維化,但對整體肺功能影響很小。

避免用含香料護理產品

治療期間,可用蘆薈啫喱或水分潤膚霜滋潤發紅和乾燥的皮膚,於接受治療前以溫水洗掉便可,切勿擦掉照射部位紋點或刺線定位。

避免使用含香料、酒精或刺激性成分的皮膚產品,如香水、止汗劑等。穿着質地柔軟透氣和剪裁寬闊的上衣,會較舒適方便;避免穿緊身胸圍,以防擦損皮膚。皮膚必須保持乾爽,尤其是腋下皺摺位置。

已切除腋下淋巴結的病人,休息時可用軟墊承托上肢,並按物理治療師的指示進行適當運動,如爬牆運動、拉繩運動等,避免用患病一側的手臂提重物,亦盡量避免在該手臂量血壓或抽血,減低上肢水腫的機會。

歡迎病者或家人致電3921 3777,向本會「癌症家庭支援計劃」的註冊護士或社工諮詢放射治療期間的護理。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
腫瘤科及紓緩科專科護士朱嘉麗
香港防癌會






參考資料:  http://www.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410/00176_063.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