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愈癌愈痛 新嗎啡減少副作用


隨着醫學進步,各種癌症也有不同治療方法,惟癌痛卻令病人難以忍受,需要使用嗎啡類的鎮痛藥物止痛。然而,嗎啡在紓緩癌痛患者不適的同時,亦有逾半患者在用後會出現便秘副作用,需同時使用通便劑,嚴重者甚至需要放便。有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新一代嗎啡類鎮痛藥物降低患者出現便秘的機會,有效提高癌痛患者對藥物的接受程度及依從性。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出,癌細胞較易擴散至骨骼,引起劇烈癌痛,常見出現骨轉移的癌症包括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另外,腸癌及卵巢癌患者或會出現腸塞,亦會造成痛楚。此外,胰腺癌容易直接侵入腹腔神經叢,引致劇痛。

傳統上,醫生會為上述嚴重癌痛患者處方嗎啡止痛,但嗎啡較常導致作嘔作悶及便秘等副作用。相對而言,作嘔作悶等副作用較易使用藥物解決,惟獨是便秘問題最為「棘手」,醫生一般會為患者處方通便劑,若便秘問題沒有改善,則可能要降低嗎啡劑量,影響癌痛控制。

便秘副作用持續,可影響癌病患者的情緒及食慾,若因此未能吸收足夠營養,更可能影響整個療程,特別是接受化療的患者,他們健康的細胞會於療程中受到破壞,所以特別需要充足的營養作修復。

考慮到以上情況,現時醫生在處方鎮痛藥物時,可視乎患者需要,處方新一代嗎啡類藥物,既有助紓緩癌痛不適,亦較傳統嗎啡類藥物較少引起便秘問題,較易為病人接受。


癌痛問題可由不同原因引發?

• 癌細胞較易擴散至骨骼,引起劇烈癌痛,常見出現骨轉移的癌症包括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等。
• 腸癌及卵巢癌患者有機會因腸塞而引發癌痛。
• 胰腺癌容易直接侵入腹腔神經叢,引發劇痛。

陳亮祖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参考资料: Metro
以上所提供的资讯仅作为教育及参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医疗问题,
应向自己的肿瘤科专科医生查询,而不应单倚赖以上提供的资料。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大腸癌六大真相(下)


 

Q:檢查係咪一定要做大腸鏡?
A:這是最好的方法,檢查形式是用一支柔軟內視鏡,從肛門通入腸內,從而檢查整條腸道,當發現瘜肉,儀器可以取活組織樣本化驗,程序一般需時約二十分鐘至四十分鐘。至於簡單一點的檢查,可以做糞便隱血檢查,從糞便樣本檢測出血液的含量,但準確度一般,如患者進食過豬紅等食物,就有機會出現假陽性;而大便沒有血則會有假陰性問題。另外,有醫生會做直腸指檢,帶上潤滑手套,將手指伸入病人的直腸內,以手指感覺有否出現不正常,但這種做法只能做到近肛門位置,未能深入腸內,不夠全面。


Q:大腸癌一至四期點樣醫?

A:手術切除腫瘤是根治大腸癌的主要方法,部分還會加上輔助治療,但對於局部晚期直腸癌病人,會考慮在手術前進行放射治療或化療。另外,如果腫瘤近直腸末端及肛門位置,可能需要有暫時及永久性的造口,用來排便。第四期病人,則用化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早期發現的大腸癌(第一、二期)接受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到八成以上,但是拖到晚期(第四期)才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則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


Q:大腸癌可以預防嗎?

A:癌一般經歷頗長時間才形成,由正常細胞突變成瘜肉,再由瘜肉變成腸癌,可長達十年或以上,所以某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大家應該在五十歲開始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如發現有瘜肉(數量一般由一、兩粒至幾十粒都有),可即時做手術切除及做化驗,其後每三年檢查一次;如無發現瘜肉,可以十年後先再檢查。


Q:浣腸排毒有無用?

A:沒有,亦不建議做。因為過程會令身體流失電解質,另外,程序上會有一定風險,如刺穿腸道。近年來人們生活不規律,多肉少菜,容易出現便秘,毒素在腸內時間長,也存在一定問題,建議每天至少食三份蔬果、多補充水分、規律作息以及多運動,幫助腸胃蠕動。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sunday kiss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大腸癌六大真相(上)

近年不少藝人因大腸癌離世,令人對它加倍警覺,但可惜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已是第三、四期階段,存活率自然降低。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表示,在2013年,大腸癌是香港癌症第一位,雖然成因仍然未明,但年過五十歲,最好做大腸癌檢查,看看腸內有否瘜肉或腫瘤。


大腸癌是甚麼?

人體的腸道分為大腸及小腸,當中,大部分腸癌都是出現在大腸,亦即是結腸及直腸位置。大腸的主要作用是將未吸收的食物殘渣,形成大便再排出體外,而直腸就是位於最後一段,連接肛門,有儲存糞便的功能。然而,如果腸道不健康,毒素積聚,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據陳醫生指目前大腸癌較肺癌、乳癌、肝癌的發病率還要高,當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相差不大,每年平均也有近四千多個新案。但一般少見於廿多歲人士。


Q:大便有血是否已中招?

A:由於痔瘡同樣會大便有血的情況,好多時都會令人混淆,分別上在於痔瘡由於在肛門,血是鮮色的,而大腸癌的腫瘤流血,大便沾上的血液被分解成啡色一點及藏於便內。大腸癌的徵狀除了有血外,排便習慣也會有改變,好似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變得幼條狀、腹部發脹或腸絞痛,情況持續就需要看醫生了。另外,貧血及體重下降等亦是徵狀之一。


Q:高脂肪飲食容易出現大腸癌?

A:成因仍然未知之數,好多癌病都是年紀大才有,大腸癌是其中之一,五十歲以上的人士發病率比較高。當中飲食習慣可能有部分影響,高脂肪飲食是風險之一,低纖維的飲食(多肉少菜)、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除此之外,如果家族有人患過大腸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較高。

.......續










參考資料: sunday kiss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勿輕視癌痛 小心骨轉移



癌症病人身體出現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骨轉移,即癌細胞擴散至骨骼而產生疼痛。原發性骨癌較為少見,如果在骨骼發現癌細胞,通常是癌細胞由病灶開始,隨血液及淋巴系統擴散到骨骼。骨轉移多數發生於癌症晚期病人身上,亦可於癌症初期確診時已出現,但不常見。

任何種類的癌症,都有出現骨轉移的機會。當中尤其以肺癌、乳癌、前列腺癌、腎癌及甲狀腺癌等較為常見。出現骨轉移的地方,大多數是中軸骨骼,即脊椎及盆骨,其他常見的骨轉移包括肋骨、股骨、肱骨等。

忽視痛症 延誤治療

骨轉移會刺激骨質增生或刺激蝕骨細胞去侵蝕骨骼,破壞骨骼正常的自然生長代謝平衡,從而引發骨痛。骨轉移引發的疼痛通常是持續的,而且多數於夜間出現。不過「周身骨痛」是年紀較大的人常見的身體問題,所以部分年紀較大的病人或運動員,會誤以為骨痛是風濕引起的痛楚,忽視了症狀,到確診癌症骨轉移的時候,病情已屆晚期,較難根治。因此,身體出現痛楚時,應該立即求醫,讓醫生作出診斷,切勿自行判斷,延誤病情。

檢查骨轉移方法包括普通X光檢查、骨掃描以及正電子掃描。通常骨掃描、正電子掃描會掃描全身骨骼,較為全面及精確。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cn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骨轉移併發症



癌症晚期病人出現骨轉移的情況甚為常見。一旦出現骨轉移,對於病人的生活有一定影響,對於要接受抗癌症治療的人更加是雪上加霜。而骨轉移引起的併發症,對病人造成的影響就更大。骨轉移併發症,包括骨骼折斷、骨骼折斷後的接駁骨骼手術、患者因骨轉移引起的痛楚而需要電療去控制痛症、血鈣過高及腫瘤壓迫脊神經而出現癱瘓。

骨轉移最明顯的徵狀是痛症,中軸骨骼尤其背部最常出現痛楚。日間出現的痛楚會影響病人社交生活,而晚間出現的長時間痛楚,會嚴重影響病人休息,對於要接受癌病治療的病人來說,會對身體做成額外負擔,甚或影響復原能力。

注射補骨針防骨折


另外,癌細胞會破壞病人的骨骼系統,令骨骼變得脆弱,普通日常生活都可能引致骨折,以致行動不便,影響往後的治療。骨轉移亦會引致血鈣過高,導致病人身體乏力、嗜睡、便秘,有部分嚴重的病人個案會出現腎功能減退、意識不清、心律不正的情況。

一旦發生骨折,只好透過手術接駁斷骨。額外的手術會影響病人接受其他治療。故此如發現骨轉移,應該及早接受補骨針注射,保持骨骼結構,盡量避免骨折發生。癌病病人亦應同時接受癌症治療,對抗腫瘤,控制病情。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預防骨轉移併發症 治療新希望



對癌症病人來說,預防骨轉移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妨礙進行針對癌症的治療。

以藥物去預防骨轉移併發症,副作用溫和,若非引起其他併發症,可以長時間使用1。有少數病人在接受藥物後,會有輕微的副作用,包括有發熱感覺,亦有機會導致血鈣過低,所以要同時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補充劑以作補充。另外,有極少數長期接受藥物的病人,牙骹會出現骨枯現象。病人應該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定期到牙醫診所檢查,可以減低牙骹骨枯的機會。

紓緩骨痛 療效理想

預防骨轉移併發症所用的藥物(俗稱補骨針)包括唑來磷酸及地舒單抗。唑來磷酸需要以吊針方式注射,注射時間較長,而且亦不適合部份腎功能較差的病人使用2。較新的標靶藥物地舒單抗可以從肚皮注射,注射時間較短3。地舒單抗相對唑來磷酸的補骨能力較高,對腎功能較差的病人來說亦較為安全,不過其引致病人血鈣過低的機會相對較高,故此需同時服食鈣片及維他命D4。

曾有肺癌病人有骨轉移情況,癌細胞已擴散到中軸骨骼,令骨骼變脆之外,已經轉移的腫瘤壓着神經線,令到病人出現下肢無力及劇痛。於是病人接受緊急電療去抑制腫瘤對神經的壓迫及止痛,同時定期打補骨針,完成電療後,以標靶藥物控制病情。經過一輪治療,病症明顯得到紓緩,下肢力度恢復。另外,補骨針亦令骨質密度增加,免受骨折風險。病情控制十分理想。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看似中風晚期肺癌個案



58歲的Stanley從事金融業,身體狀態一直甚「fit」,數月前開始,他經常受頭痛困擾,近日更發現其中一隻眼睛視野收窄,擔心自己中風,急急求醫。檢查之後,竟然發現他所患的是晚期肺癌,更已擴散至腦部,病情甚為危急。

在不少人印象中,肺癌患者都是甚為年長人士,整天躺在床上氣喘吁吁的。其實,在亞洲地區,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簡稱EGFR,又稱ErbB-1)基因突變是較常見的肺腺癌成因。這類患者一般沒有吸煙習慣,而且年齡不一定十分年長,由3060歲不等,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他們相對年輕,肺功能一般較佳,即使出現肺部腫瘤,都未必會導致明顯的氣促症狀,令他們容易忽略病徵,因此大部分個案均是於第四期,即末期才發現患病,增加治療難度。
近年,醫學界積極研究如何治療這類癌症。由於已明瞭其成因,早於約10年前,醫學界已引入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針對性地抑制變異的蛋白分子,從而控制腫瘤生長,相對於「有殺錯無放過」的傳統化療藥物,成效更為理想,而且副作用大減。

不過,這類藥物亦有其限制。第一,它只能抑制導致癌變的其中一個受體──EGFR,換句話說,仍有其他同家族的受體ErbB-2ErbB-3ErbB-4則未被抑制;第二,治療開展初期,成效可能相當理想,但隨着時間過去,會出現抗藥性,令治療失效。在這個情況下,醫生多數只能改用傳統化療,但化療副作用多。

過去數年間,醫藥界一直研究如何克服這些限制。近期,本港引入新一代標靶藥物「阿法替尼」,它能夠抑制整個導致癌變的ErbB受體家族,具較廣的抗腫瘤活性療效;另一方面,此藥物與癌細胞突變的受體能永久地結合,換言之,藥物更有效地減少或延緩癌細胞的增生。
正因如此,它是第一款能真正為患者延長整體存活期、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標靶藥物。研究發現,此藥物對適合的病人而言,能延長整體存活期至近3年,明顯減低死亡風險,以晚期肺癌個案而言,此數字令人非常鼓舞。至於服用第一代對抗EGF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而出現抗藥性的患者,改用「阿法替尼」,亦可有效控制腫瘤。

當然,對抗癌症的最佳方法是及早發現、治療。肺癌病情不明顯,一向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但仍有蛛絲馬跡可尋。若你或你身邊人持續咳嗽、氣促、咳嗽時胸痛或有其他不明症狀等,都應即時求醫。
 
陳亮祖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信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癌症康復者宜適量運動





最近一位朋友不幸患上前列腺癌,需接受七個多星期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他問我電療期間可否照常做運動。「你做甚麼運動?」我問。「打高爾夫球,每星期一次。」他告訴我。


我反問他:「為何不可以?」

不少病友,甚至是癌症康復者,都有一個想法:盡量多休息,不做任何運動,希望保存體力對抗癌魔。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恰恰相 反,接受癌病治療期間,只要身體許可,更應保持適當活動,甚至是運動。根據美國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的研究,適量運動對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病人和癌症 康復者是絕對安全的。病者可因應自己的身體狀況,與主診醫生商量,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例如,我的病人只接受放射治療,身體應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打高 爾夫球自然可以,一星期一次運動量不夠,我鼓勵他,其他日子可以踩單車、游泳等。

至於要接受化療的病友,通常化療後的第一個星期會較為疲倦,可以在早上空氣清新時晨運,做一些舒展筋骨的動作,待化療副作用紓緩後,增加運動的強度,例如快步走、踩單車等。

接受癌症治療期間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多方面好處:第一,運動可以增加肺活量,減少患上肺炎的機會;第二,可以調節身體免疫系統,增強抵抗力;第三,在心理上,可以分散注意力,減少化療或電療期間身體不適的感受,令病者有豁達的心境對抗癌魔。

陳亮祖醫生 香港防癌會

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顧問醫生

香港防癌會
THE HONG KONG ANTI-CANCER SOCIETY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