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頭頸癌 Q & A (2)



如何避免這些後遺症?

電療不斷改進,傳統是二維,只用兩張X光片做電療設計,80年代開始利用電腦掃描三維設計,90年代引入調強放射治療,可以增加放射線的劑量,副作用已大大減低,最新的螺旋放射治療,進一步控制放射線的劑量。

第三四期鼻咽癌,傳統的電療容易影響腦葉和視神經,新的螺旋放射治療,可以針對腫瘤釋放高劑量,而減少周邊主要器官的劑量,減低各種後遺症,保住視力。

痊癒機會 五至八成

接受治療後,多少病人可以痊癒?

第一二期鼻咽癌,痊癒機會相當高,達七成半至八成,第三四期也有一半機會。

癌症治療,經常需要手術,鼻咽癌是否需要手術?


鼻咽癌對電療相當敏感,所以治療首選是電療,不會考慮手術;另外,因為鼻咽位於鼻腔最後方,相當隱蔽,手術相當困難;加上鼻咽癌特性是喜歡「捐窿捐隙」,容易擴散至頸淋巴、顱底骨,手術創傷面大,亦無法切除。不過,當鼻咽癌局部復發,就會考慮手術。

突變豆沙喉 聲帶癌作怪


聲帶位於喉嚨內,是發聲器官,呼出空氣時經過聲帶的震動,就會產生聲音。

當喉嚨、聲帶生癌,聲音變得沙啞,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12年有195人患上喉癌,九成喉癌病人有吸煙習慣。

喉癌和聲帶癌有何分別?


喉,是發聲器官,聲帶癌是喉癌的一種,另外,聲門上部或下方都可以形成腫瘤,亦是喉癌的一種。聲帶癌,常見病徵為聲沙,但擴散至頸淋巴的機率較低;聲門上部的腫瘤,除了聲沙,頸淋巴核會腫脹、耳痛、喉嚨痛;聲門下方的腫瘤,因為接近氣管,會出現呼吸困難、喘鳴。

誰是高危群?


喉癌與吸煙、飲酒關係密切。

.........續





參考資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頭頸癌 Q & A (1)



癌症標靶藥愈來愈多,微創手術也愈做愈精細,但對付頭頸腫瘤如﹕鼻咽癌和喉癌,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仍是首選;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 然而,電療範圍與眼耳口鼻、大腦、呼吸道等重要器官接近,副作用和後遺症最令病人憂慮。短暫副作用,如﹕喉嚨疼痛,口腔潰瘍,失去味覺;長遠後遺症,如﹕口鼻分泌減少,記憶力減退,甚至失明,影響日常生活。

拆解謬誤

謬誤:經常流鼻血,可能是鼻咽癌。


最早期的鼻咽癌,未必有徵狀;當病情發展至中期,病徵不單是流鼻血,病人還會感到頸淋巴核脹大,耳鳴,聽力下降,吞口水時感到吞下酸稠的痰液或鼻痰等,當病情到了後期,病人會感到頭痛、重影、面部麻木等徵狀。

當懷疑是鼻咽癌,如何確診?

必須做鼻咽內窺鏡檢查,將一條幼軟的纖維鏡伸入鼻腔,觀察有沒有腫塊,當懷疑有不正常細胞,就要抽取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診斷。 一旦確診鼻咽癌,需要進一步檢查有否擴散,包括磁力共振、全身正電子掃描,看看癌細胞有沒有擴散至頸淋巴,甚至肺、膀胱和骨,尤其當頸淋巴偏大,擴散可能性較高。

知道第幾期,如何治療?

鼻咽癌治療,主要是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以高能量的射線,照射鼻咽和頸部,每日電一次,一星期電五天,整個療程電33至35次,約七星期;一期以上的病人,還要輔以化療,鞏固電療的效果。

損聽力視力 反應遲鈍

病人都會擔心電療很多副作用、後遺症。

電療有一定副作用。電療第一二周,感到口乾,味覺轉變;至第三四周出現口瘡,吞嚥困難;到第五六周,電療範圍的皮膚被灼紅灼傷,像太陽曬傷;最後兩周嚴重口腔潰瘍和喉嚨腫痛,並會持續至療程後一兩周。但這些不適大都會逐漸減退,口腔潰瘍、皮膚損傷會康復。

然而,有些後遺症會出現,口水腺和鼻黏膜分泌減少,容易有鼻竇炎,頸部活動和牙骱開合拉緊,亦有病人因而聽力下降,若是較後期的鼻咽癌,腫瘤接近視神經或顱底骨,可能導致一隻眼失明,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

.........續






參考資料: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腸癌病人 減痛有法



在2011年,腸癌已經取代肺癌,成為本港頭號癌症。統計指出,多達五分一的患者確診時已達第四期,屆時腫瘤可能已擴散到附近器官。肝臟是最常受影響的部位、若腫瘤在近肝膜位置,或發大,會令患者感到劇痛。患者呼吸時,會感到一種悶痛感,若深呼吸更會感到刺痛,苦不堪言。


在部分個案中,腫瘤更會延伸至骨骼例如尾龍骨或至神經線,引起劇痛,不單令患者寢食難安甚至日常活動也構成困難,對他們的情緒、生活質素造成很大打擊,甚至失去抗癌鬥志。


幸而,近年醫學界已有一些針對癌痛的新方案,可以大大減低痛楚,留住理想的生活質素。過往,醫生主要利用撲熱息痛、消炎止痛藥、弱嗎啡、強嗎啡等為患者 「減痛」。為提升效果,醫生不單會以「雞尾酒」式的方法處方藥物,亦會考慮選用其他新引入的鎮痛藥。有別於現時的嗎啡類鎮痛藥,新的鎮痛藥能同時抑制兩個 導致痛感的感受體,對軀體性疼痛及神經痛均有療效。最新研究顯示,若採用強嗎啡,可減少七成痛楚,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患者一聽到「嗎啡」便感到憂慮,甚至抗拒醫生處方,事實上,我們希望在患者感到痛楚時,根據痛楚程度及早採用適合及適量的鎮痛藥,維持 患者的身體狀況於一個較理想的鎮痛水平,才能令他們樂觀、積極地接受癌症治療。因此,各位患者及家屬,千萬不要少覷減痛在癌症治療上的角色。


陳亮祖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考資料: http://www.metrohk.com.hk/pda/pda_detail.php?section=daily&id=23786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接受放射治療 保持正常社交


放射治療(電療)是醫治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病人毋須住院,每天到腫瘤中心接受治療。其主要功用包括:

1.根治性:療程多於六星期,一星期五日,每日一次,每次約二十至三十分鐘。療程不會引起疼痛,病人治療後即可回家;可能需同步進行化療,提高治療效果。

 
2.輔助性:是綜合性治療的一環,可於手術前或後進行,配合其他療法如手術切除或化療,以達更佳效果。通常為期五至六星期,電療廿五至三十次。


3.紓緩性:用以減輕癌症帶來的各種不適。多作短期性放射治療,療程通常不多於兩周,劑量較低。

易覺倦可小睡

體外放射治療不會令病者帶有輻射,與家人同住同食均沒問題,故不應將病人隔離,以免病人有被離棄感覺。病人在電療期間會感疲倦,每天除正常睡眠外,也可在下午小睡一會,補充體力。

病人可按照身體狀況,調節及適應新的生活節奏,保持適量運動,如柔軟體操、氣功或步行等。另一方面,病人應保持正常社交,多與家人朋友閒聚,抒發感受。看電影、聽音樂也有助放鬆心情,緩解焦慮。若有宗教信仰,可通過祈禱及聚會,加強靈性寄託。

病人如欲了解放射治療期間的護理常識,歡迎致電39213777,與本會「癌症家庭支援計劃」的護士、社工詳談,助您走出困境,費用全免。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 腫瘤科及紓緩科專科護士朱嘉麗

香港防癌會

THE HONG KONG ANTI-CANCER SOCIETY




參考資料:  http://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鼻咽癌化學治療與外科手術



  


化學治療
化 學治療對鼻咽癌細胞有控制作用。有研究顯示,對於腫瘤程度較深的病人,如在放射治療後進行化學治療,可以增加療效,提高生存機會。此外,若腫瘤已擴散,化 療也可為病人帶來紓緩作用,減輕腫瘤產生的徵狀和不適。不過,化學藥物對身體有副作用,例如嘔吐、食慾不振、免疫力減低、影響身體功能如腎功能等。



外科手術
因鼻咽藏在頭顱中間比較深入的位置,且附近有腦幹等重要組織,要動手術並不容易,因此手術不是醫治鼻咽癌的最主要方法。但在一些個別情況下,例如腫瘤復發而範圍屬初期的話,也可以考慮以手術割除。







參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合併治療對抗鼻咽癌復發


「癌症復發,我還有希望嗎?我下個月還要看着孫女出嫁呢……」張伯絕望地說。

張伯早前確診患上鼻咽癌,於是接受鉑類化療及電療,治療後情況也受到控制。可是好景不常,約兩年後張伯經常流鼻血,檢查後證實鼻咽癌復發,而癌細胞更擴散 到肝臟和肺部。鼻咽癌於亞洲較為常見,與一般的頭頸癌不同,鼻咽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相對敏感;因此,要治療復發的鼻咽癌,在一線用藥時便會採用較進取的合併 化療。無奈張伯在接受合併化療後不久就開始產生抗藥性,當時主診醫生建議他接受紓緩治療,善用餘下的時間以藥物、社交活動、心靈輔導等方式改善生活質素、 減輕身心痛楚,並享受餘生。然而,張伯並不畏懼密集式化療,只是擔心看不到自己的孫女成家立室,故毫不猶豫的向我求診。


隨着近年標靶藥物的面世,醫學界也嘗試研究各種標靶藥物對治療鼻咽癌的可行性。最近有本地及外地臨牀研究顯示,八成半的鼻咽癌細胞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過度增生的情況,而使用針對EGFR的標靶藥物加上傳統化療,對復發的鼻咽癌有很好的療效。今年美國臨牀腫瘤醫學會發表的研究更指出,這種合 併治療可令超過七成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其毒性不會比單用化療高,而且普遍病人對此治療的接受程度為良好。


找到合適的方案,便為張伯展開治療。接受治療後,張伯的腫瘤明顯縮小,也能高興地看着孫女出嫁。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headline 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90905&section_name=wtt&kw=1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致命的「痣」

數年前,內地曾有一齣電影《非誠勿擾 2》,在內地十分「火紅」。電影中男主角的老友,身上長了一顆痣,後來逐漸變大,最後被確診為皮膚癌之中最惡的「黑色素瘤」,令不少內地民眾擔心身上的 痣,或會變成癌症,引發一陣求醫潮。黑色素瘤雖不常見,但傳統治療方案成效低,死亡率十分高。幸而,近年醫學界引入新一代「免疫療法」,大大提升治療成 效,為患者帶來曙光。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的一種,佔整體2%。它雖罕見,卻是最嚴重的皮膚癌。若能於早期介入治療,治療成效理想,但由於黑色素瘤初發時,通常只在皮膚上冒出小斑點,或是原有的斑或痣產生變化,令患者難以察覺,最終,拖延治療。

過往,黑色素瘤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但若範圍牽涉太廣、或擴散到其他器官,就惟有依靠傳統的化療藥物,惟成效不彰。盡管往後有標靶藥物的出現,但標靶藥物只適合一小撮出現BRAF基因突變的病人,亦未能為患者達到長期存活的目標。

幸而,近年在黑色素瘤治療方面出現了重大突破。研究人員發現,原來黑色素瘤的癌細胞會透過「CTLA-4」及「PD-1」兩條信息路徑傳遞對免疫系統抑壓 的信息,使免疫系統失去原有對抗癌細胞的功能。而新一代免疫治療藥物變能阻截這兩條信息路徑,重新激活免疫系統的抗癌作用,使患者利用自身的免疫力,對抗 癌症。

有別於傳統化療,新一代的免疫治療主要是「喚醒」人體的免疫系統,提升我們自行對抗癌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免疫治療能刺激免疫細胞記憶,在完成一定療程 後,人體免疫系統也能繼續發揮抗癌功能,以達致長期存活這個原先不可能的目標。以CTLA-4抑制劑為例,有臨床數據證實部分末期黑色素瘤患者,在完成4 次滴注後,存活期可長達10年,可是說是前所未有。

在此提提讀者,若發現身上的斑或痣忽然痕癢、流血、變大、或形狀變得不規則,不排除是黑色素瘤,便應立即求醫。



陳亮祖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www.cancerdoctor.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免疫療法找癌症死穴 港專家:主動式治療最少5年才用於病人

 免疫療法成為近年的治癌新趨勢。英美科學家日前便公佈免疫療法研究的新進展,稱找到癌症的「死穴」,發現可透過刺激免疫系統,大量培殖免疫細胞,主動攻擊體內癌症,與現用免疫療法的原理不同。本港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出,上述屬嶄新的理論研究,屬起步階段,仍待進一步的人類臨床研究確定,估計至少要5至10年時間,才能應用在病人身上。

有關免疫療法嶄新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進行,團隊希望能增加癌症患者的生存機會。科學家早前指,癌症腫瘤會分泌出特別的蛋白質,讓癌細胞可避過免疫系統的攻擊,最後形成癌症。本港目前有兩種相關的抑制蛋白質藥物,主要用於黑色素瘤(即惡性皮膚癌)、肺癌、膀胱癌及部分腸癌上,其中黑色素瘤患者使用免疫療法的效果較明顯,約20%至25%病人使用後,可以有長達10年的生存期。

陳表示,免疫療法在近年才有突破性進展,多用於已擴散、第四期的癌症上。他認為,日前公佈的新療法理論比較新穎,其中關鍵在於科學家找到癌症本身有一種類似「個人指紋」的蛋白質,而每個病人的蛋白質結構都不一樣,經找出體內可識別該蛋白質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大量培殖,再重新注射入病人體內,冀能纖滅癌細胞。

陳說,透過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去攻擊癌症屬於「主動式」的治療方法,與過往免疫療法不同,詳細要待深入研究,若最終能確定有效,估計至少要5至10年才能作臨床應用。他又指出,免疫療法其中一個副作用,病人若免疫系統過強,有機會錯誤攻擊自己的正常細胞,增加患腸炎、肝炎、腎炎、肺炎及甲狀腺炎等風險。期望新研究也能減輕對病人的副作用。

陳強調,現有的免疫療法抑制藥物,價錢普遍昂高,例如1個療程至少打4針,每針價錢要數萬元,一般至少做數個療程才見成效。他估計日後若推出其他嶄新的免疫療法,價錢也會趨向昂貴。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0305/54833318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腫瘤科專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